logo

【金属加工史话4】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回忆刘鼎与《机械工人》

12745篇文章

编者按

在“金属加工史话”的第二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刘鼎在机械工程技术中的杰出贡献。今天我们将一起分享他与《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的故事。

创建新中国第一个科技类出版社

和《机械工人》杂志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时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的刘鼎(见图1)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我国的工业建设中。为了快速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技术水平,他非常重视工程技术的普及和传播事业。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邵公文、《科学技术通讯》主编蒋一苇等商定,由三联书店、中央重工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生产部三方合办,于1950年7月1日成立了我国建国后第一个科技类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前身)。

图1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鼎在北京

刘鼎对出版社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亲自担任出版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刘鼎将自己宿舍的两间小房拨给出版社作为最初办公地点,不久又将灯市口甲45号拨给出版社作为最初社址。他积极帮助出版社筹建自己的印刷厂,请来早就参加革命而且业务经验丰富的孙惠忱任厂长,还把中央重工业部从民主德国购买的当时先进的自动平板印刷机和装订设备拨给出版社。出版社成立之后,第一件重要的出版工作是在刘鼎提议和支持下,于1950年10月1日创办了《机械工人》杂志。

亲自撰写《机械工人》发刊词

刘鼎同志亲自撰写了《机械工人》发刊词——《祝前程远大》,在文中他指出:“《机械工人》的诞生,标志着解放了的中国工人阶级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按照国家的要求,分工学习,进一步推动生产”,并呼吁广大读者通过刊物来努力学习机械制造技术。

1951年5月1日是杂志创刊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刘鼎撰写文章《机械工人应该怎样庆祝五一?》在1951年第5期上发表。在文章中,刘鼎简要回顾了建国一年多来,机械工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再次号召读者团结在《机械工人》杂志周围学习技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鼎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复出后的刘鼎撰写了《机械工业十年的辉煌成就》在《机械工人》冷加工、热加工1959年第10期上发表。在文章中,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10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的成就和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祝贺过去30年,展望未来30年

1981年10月,《机械工人》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办,倪志福、沈鸿等领导以及本刊作者、读者等1000余人出席大会。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的正部级顾问刘鼎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千人大会”上(见图2),78岁高龄的刘鼎同志首先讲话,他说:

我写创刊词的最后一句是“祝《机械工人》前程远大!”这是当年对她的希望,现在我可以这么说了,《机械工人》确实前程远大!纪念《机械工人》创刊30周年,这是件大事。30年来机械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今后30年变化会更大。今后要求是高的,任务更重大,今天开这个会不但是祝贺过去的成功,而且祝未来的30年继续坚持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图2 1981年刘鼎(前排右三)出席《机械工人》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

在“千人大会”后,刘鼎作为《机械工人》老领导和与会同志座谈,勉励编辑部的同志把刊物办得越来越好。他还动情地翻看杂志创刊号,仔细阅读自己撰写的发刊词(见图3)。

图3 刘鼎翻看自己撰写的发刊词(图中左起依次为刘鼎、倪志福、陈元直、沈鸿)

时光荏苒,一晃近40年了,2020年《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迎来了创刊70周年。正如刘鼎所预料的,这些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变化更大,杂志的任务也更为重大。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金属加工与应用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传播的载体发生巨大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金属加工》裂变为杂志、网站、数字媒体、视频影像等全媒体平台,深度分析和报道行业变化,为企业及时准确地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2008年起,《机械工人》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出版,同时,为更明确地揭示出杂志多年来所服务的金属加工领域内涵,更名为《金属加工》。

刘鼎在本刊创刊词中这样预言:

《机械工人》是一个开端,它将开辟出一条完全新的道路来。当我们的国家工业建设更快向前发展时,《机械工人》也可能再分为《航空机械工人》《汽车机械工人》《船舶机械工人》《化工机械工人》等。

我们怀念刘鼎这位我国机械工业的杰出领导和本刊的创建者,牢记他对我们的期望——“这本杂志是愿尽一切努力为同志们服务的”。我们将把刘鼎对《机械工人》的期望和祝愿转化为我们向前的动力,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金属加工史话

《金属加工史话》以《金属加工》(原名《机械工人》)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的记载为主线,重温了70年来新中国机械行业的若干重要事件、著名人物以及历史片断,着重叙述了从“一五”到“十三五”的各个历史时期杂志推广和交流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回顾了倪志福等一大批全国著名劳模及其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展示了杂志在行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以及杂志发展历程。

上一篇:为什么稳压电源前端不能加漏电保护? 下一篇:伺服电机靠什么来反馈信号的?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