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用“特殊材料”建长城,屹立千年不倒,如今却无人敢用
望似家乡土打墙,连绵万里动苍茫。胡兵铁马终难阻,版北国风沙倍感伤。孟女哀音存权吕调,秦皇霸业记文章。残垣夕照徘徊处,碧草花开衬牛羊。——《西部古长城》
长城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千年不倒,经过多少风吹雨打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它整体依旧保持完整。
现代建筑材料是钢筋水泥混凝土,其中钢筋抗拉混凝土抗压,混合在一起造出的建筑物质量自然好。
1865年法国园林师发明制造了钢筋混凝土桥,这种新型建筑材料才得到广泛使用。
而中国的长城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建造,秦始皇时期连接起来形成御敌工具。
众所周知冷兵器时代攻城是用石头或者火攻,若城墙抗击打能力弱敌军很快就能打赢,因此君主们都很重视长城的建造。
考古发现商代以前使用的建筑粘合剂一般是拌上草的黄泥浆,后来才用石灰。
不过科学家们认为明长城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城墙粘合剂特殊,还在其中发现了糯米成分。
古人的智慧令人惊讶,秦始皇令建筑工人将糯米和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成浆糊,填补在砖石缝隙,发挥着水泥的固定作用,这种“糯米砂浆”强度很大。
作为粮食的一种,糯米主要作用就是食用,古代若遇到干旱灾荒食物稀缺,有大批难民被饿死,秦始皇用来建造长城的糯米在当时可是珍贵的“特殊材料”,一般人家吃不起,用在防御工事上可见其奢侈程度。
作为黏合材料不仅非常坚固还环保,甚至用现代推土机都推不动,经过地震也没有倒塌,可见其稳定性和坚固程度。
那为什么糯米砂浆拥有这样的“特殊性质”呢?
科学研究表明,古代的砂浆中含有碳酸钙和支链淀粉,后者就来自于砂浆的糯米,能形成紧密的微观结构,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科学家还曾做过实验,用传统石灰砂浆和掺入糯米的进行对比,结果证明掺入糯米水的物理特性更稳定兼容性更强,不过如今粮食珍贵糯米价格也很高,平时做食物还舍不得,哪舍得用在建筑中呢。而且也没有人敢用糯米水砌墙了,虽然理论上效果明显,也有明确史料记载,人们似乎习惯了水泥不敢用糯米水。
建造一栋楼需要大量原材料,这会大大增加成本,而且现在有了替代品水泥,糯米也就成为舍弃品了。不过这项技术也被充分利用,糯米涂料就是其中一种。
我们常用万里长城来袭形容它的雄伟气势,别以为“万里”只是形容词,它的实际长度超过2.1万千米,而且修建时间跨越两千多年。
春秋时代楚国是最早想到修建长城做防御工事的,叫做“楚方城”,从此开启了万里长城的第一站,战国时期各国也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
相传在西周时期还有“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周幽王为讨得美人褒姒欢心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后来多次用此方法逗褒姒笑。
等犬戎真正来袭时诸侯们不再相信,典型的“狼来了”故事,其中的烽火台就是建在长城上的,地势高才能让大家看得见方便传递消息。
著名的长城有山海关、镇北台和嘉峪关长城和金山岭长城,最后一个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5千米,设有敌楼和烽火台。
现在虽然已不再有敌人攻击,但是作为文化传承以及观赏景点,也能令我们能谨记历史起到警醒作用。
参考文献:
《诗经·小雅》
《史记·周本纪》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