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尽,四个秘籍助您科研技能满格回血!
科研人,科研魂!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就算是暑假的休憩好时光也阻挡不了搞学术的热情。在n乘以365天的知识熏陶中,除了大大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发际线高度,您有没有发觉,自己已经默默开发出不少隐藏技能了?
比如在撰写报告和组会时开发出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评估自己和他人工作的能力……
比如在整体项目把控以及跟deadline较劲时爆发出的时间管理能力……
But,科研界永远是一个变幻莫测之地,每日都有数不清的新研究新发现争先恐后地被发表出来。但俗话说的好,要想在江湖立足,就要深刻了解江湖,如果想要在科研界提升自己的段位,就要趁着放假的时间将自己的必备技能提升满点,怎能懈怠?
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编整理了时下科研界 level up 的4大必备技能。请拿出小本本记好,并【点个在看】分享给一起“开(ke)黑(yan)”的队友噢!
如今,研究人员的一项关键技能是与公众互动和进行研究交流(由于学科不同有时也称为“科学交流”)。这种技能需要研究人员以一种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与学术界以外的人交流其研究。
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Gabby Silberman对这一方式为何重要解释如下:
有效科学交流的一个关键技巧是双向传播。 正如EuroScience主席Michael Matlosz教授所说:
研究人员的另一项必备技能是有效协作,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合作者时应开拓思维。合作研究通常是研究人员之间或机构之间的学术协作, 但是,也可以考虑同学术界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
您的研究是否与企业、行业、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或NGO相关?通过探索学术界以外的合作研究机会,您的研究可能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和行业相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建立合作关系:
● 聘其为研究项目的外部顾问
●对其进行采访,并作为研究的一部分
● 探索您的研究怎样与其产品开发相适应
● 使其成为您博士顾问委员会的一员
如今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工具和技术。 我们和著名的学术博主Inger Mewburn进行了对话,谈到了一些她所观察到的研究人员正在尝试的电子工具,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在现在和未来开展研究。
Inger是Thesis Whisperer博客的执行编辑和澳洲国立大学研究培训的主管。
“我在会议上遇到过很多我在推特上认识了十年的人,那感觉就像是重新开启我们上礼拜的对话。”
01社交媒体
研究人员可以在多方面应用社交媒体,譬如:同您的社群建立联系,分享想法;分享您的文章,增加读者数量;了解您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
Taylor & Francis Group 一直帮助科研人员架起与公众通话的桥梁,将高端知识传播地更广更远。与公众对话的其中一种方式,为“研究成果社交媒体化”,即将专业晦涩的研究文章,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并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发布,向更多人展示您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产生的实际影响。
02 个人专栏
个人专栏已经成为传播研究,社群交流和共享知识的重要方式,且十分流行,但是在创建专栏之前务必仔细考虑专栏的内容, 正如Inger所说:“ 创建研究个人专栏必须要有完善的流程和程序,这需要大量时间投入。”
03 编程
使用编程也是研究生涯中可以使用到的一个重要工具。只要能让你能制作自己的电子工具,甚至做一个你想要的表格,任何编程逻辑语言都可以。
“不只是运用电子工具的技能,与开放科学、开放获取有关的一切技能也会非常有用。”
–Margaux Kersschot
安特卫普博士院研究事务与创新部政策顾问
有很多种方式能让您的研究更加公开。从开放您出版论文的获取权限,到在数据库中共享与研究相关的数据,甚至只是与同事更公开地共享信息。诸如此类的开放研究实践正在不断发展。开放研究能让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其他从业人员获取您的研究,并将其付诸实践。还能促进研究验证、研究透明性、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复制性。
开放科学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基础起步阶段。相信伴随着政策、实施、观念的不断完善、优化和落实,开放科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助力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也助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Taylor & Francis Group作为历史悠久的全球领先学术出版集团,整合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愿为中国研究人员和中国开放科学的发展提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这个暑假,修炼上述四个技能,将助您在新学期斩获亮眼的科研成果。当然,学海无涯,科研人员要装备的技能还有很多,我们也会在之后的推送中一一呈现。不知道各位科研人对哪些具体招数有进一步修炼的兴趣,欢迎到微信公众号【TandF学术】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