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疫情防护措施
当疫情得到缓解,古人恢复生产经营以后,也要对办公场所进行大面积消毒杀菌,没有现成的消毒液,古人又有什么神奇的消杀方式呢?
古人最喜烟熏火烧,俗称空气消毒法。在清代的《验方新编》也有记载: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不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
大概苍术就如同我们现在的84消毒液和75%酒精,古代什么消毒产品里都有它的存在!古人先是将苍术与其他中药混合在一起,按照比例做好配方,然后将它们燃烧,燃烧后,整个空间都被烟雾所弥漫,带着药性的高温烟雾可以干扰病毒,从而达到调和环境的功效。
在恢复经营后,古代商家的门户上都得挂上药囊,因为古人认为病毒是一种邪气,而药囊里含有大量的药物,这种药物通过蒸煮的方式,释放出药性,这种药性可以克制病毒的偏性,有效预防人们被病毒感染。
很多人居家外出时,同样也会随身携带这种药囊,有的佩戴于手臂,有的佩戴于头顶,民间有谚语: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在恢复生产经营后,古人对自身的防护工作也十分谨慎,方法之多,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与我们一样,古人也认为外出穿过的衣服有沾染病毒飞沫的可能,没有衣物消毒液与防护服的古人,采用了蒸汽消毒法,就是通过蒸煮的方式,对病人的衣物以及疫情期间外出穿过的衣服进行高温灭菌。清代的贾山亭在《仙方合集·辟瘟诸方》中曾有记载: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除了对外出穿过的衣物进行高温灭菌,古人的药浴更是给自己穿上了一层隐形的防护服。清代刘松峰在《松峰说疫》一书中记载:“于谷雨以后,用川芎、苍术、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泄其汗,汗出臭者无病。”
古人药浴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泡过药水后的身体不能再次冲水,必须直接擦干穿衣,这个原理一是干扰病毒,二是通过药浴的方式,让身体发热,去除寒气,增强免疫力,以免因为风寒等基础病,使人免疫力降低,从而被感染上病毒。
古人若想在疫情后顺利复工,还要学习医学常识。在唐朝,每当有疫情,皇帝就会给各地官员布置一项至关重要的作业:抄写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和《百一集验方》,这些相当于我们现在人手一份的病毒防护手册。
◎本文原载于《北京晚报》(作者倪方六),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