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危险化学品,成分验证及确认是关键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我国自2010年起已成为全球化学品第一生产大国,化工产能约占世界总量的40%,相当于欧洲和北美洲的总和。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20余万家,化工生产企业9.6万家,300余家省级及以上化工园区。具有产业规模总量大、涉及行业领域多、分布区域范围广、安全管理链条长、涉及监管部门多,以及事故发展快、危害后果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为避免发生大连“7?16”、青岛“11?22”、天津港“8?12”和江苏响水“3?21”等重特大事故,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长效机制。在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文件下,应急管理部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稿)》。
在此要求之下,相继出台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等文件对化学品危险特性分类及危险化学品的运行管理提供了法规基础及操作指南。
企业及监管部门在实际对于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以化学品的MSDS(物质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等文件为基础,再根据危险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具体执行。
MSDS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危险特性分类鉴别就是根据化学品(化合物、混合物或单质)本身的特性,依据有关标准,确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划出可能的危险性类别及项别。而鉴别分类是化学品管理的基础。
因此通过MSDS、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或其他相似文件对化学品的危险特性进行准确判断后,企业及监管部门才可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或其他相关文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进行安全管理。MSDS描述不清晰、未知成分的化学品或已知危险化学品组分的含量差异,都会影响产品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名录》的结果判断。
例如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中显示:通过分析事发时瑞海公司储存的111种危险货物的化学组分,确定至少有129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燃烧或泄漏扩散,其中,氢氧化钠、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金属镁和硫化钠这6种物质的重量占到总重量的50%,后经实验表明,最初着火物质为硝化棉。若在仓库实际运行过程中严格根据化学品特性并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相信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因此,化学品成分的准确定性定量对于危化品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微谱的分析技术服务恰恰是以各种分析仪器为基础,对未知化学品中的成分进行拆解、分析,通过综合谱图解析对未知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为后续MSDS、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编写以及《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品判断提供数据支撑。
某未知化学品成分分析结果(图1),以分析结果为数据支撑,后续第三方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结果如下图(图2)所示。明确该化学的危险特性后,则可为企业及监管部门对于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进行更有效的安全管理。
图1:未知化学品成分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