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43):秀才与知县称兄道弟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43)

秀才与知县称兄道弟

收集理事 庞国翔

钟云舫的一生,似乎都在用诗歌、楹联这种特殊武器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他坚韧不屈、勇于抗争的精神,体现出他敢担正义、为民请愿的个性与品德。从他15岁起到他64岁逝世,这49年间,江津走马灯式的换知县,共有29任知县。铁打的县衙,流水的知县。这么多县官能被钟云舫认可和赞赏的很少很少,光绪八年所任江津知县的王宫午算是一个。王知县与钟秀才可谓知已、知音、知心。

王宫午,字介卿,河南固始人,一作祥符人。清咸丰十年庚辰科進士。画家,特别善画墨龙,兼工山水、花卉、人物、仕女。作品设色淋漓,苍润中更饶幽雅之致。同治七年任重庆府巴县知县,同治十三年任叙州府富顺知县,光绪六年任成都府灌县知县,光绪八年任重庆府江津知县,后又任眉州府彭山知县和成都府华阳知县等。

王宫午任江津知县四年,这在当时来说算长的了。他到任第二年,钟云舫由高牙场青草碚燕子坪迁到县城设馆授徒。王宫午作为一个文人,一个画家,刚到任就遍访津邑文人墨客。钟云舫是当时闻名于毗邻县邑的对联高手,又是江津“天上宫”会馆首事,因会馆每年的大祭与县衙多少有些接触,加上王宫午常在津邑街坊门铺和大小会馆门庭上读到钟云舫的楹联。他认为钟氏是“熟读九经”的廪生,有才气,于是交往日趋密切。

王宫午勤政公允,尽心民事,培植文风,是个难得的好县官。他在繁琐的衙务之余,创作了许多山水、花卉、人物、仕女作品。钟云舫常和他交换作品,或唱或和,二人感情越加深厚,成为挚交。王宫午长钟云舫近10岁,自称师兄,称钟为师弟,而钟云舫除在衙内呼王宫午为“王大人”外,就称其师兄或先生。他们隔三差五就要相见一次,或钟家,或王家,或学宫,或衙内,边饮边谈,说画说联,多直至深夜。王宫午并不因自己是知县老爷就对钟氏这个穷酸秀才高高在上,他看重的是钟师弟人品和文品,对他“最相器重”。钟家的大事小事,他都参与,有什么困难,总给予帮助。钟云舫邀会置产,欲在老业燕子坪遗基处筹建光复祠、崇节祠、报勤堂和组织改造长江边观音岩庙宇、开展灯会等,王宫午都给支持。钟还邀王宫午同游香火甚旺的观音岩。

这期间是钟云舫创作各类楹联作品最多的时期。每年天上宫的四大祭祀活动,会馆内都会张挂出一两百副精美的对联。这些楹联全出自钟氏一人之手,文字绝无重复。以祀祭和劝善为内容,这不仅轰动全城,而且影响到毗邻县邑。王宫午对钟云舫的才华无不感到赞赏和惊叹。王宫午在全邑进行劝烟劝赌,钟云舫配合写出劝烟劝赌剧本《招隐居》和唱词《火坑莲》等。王宫午将这些剧本作品带到湖南、湖北演唱,受到当地欢迎,当地人还以为是王宫午的作品。王宫午说:“不,这是我师兄钟秀才的作品。”王宫午创作了一幅《美人对镜图》,他非常喜欢这幅作品,送钟云舫雅赏。钟氏看后立即笑作《题介卿先生美人对镱图》一诗。

一个“知县大人”与一个寒门秀才可谓是情真意切。师兄王宫午“每移官”,对师弟钟云舫“辄呼往”,钟云舫说“王宫午贤能共噪,而一钱不名,我以文受,知最深。”光绪十一年,王宫午调任眉州府彭山知县,王、钟两人难分难解,钟云舫亲送他到彭山县衙。王宫午在此任职时间较长,他非常牵挂师弟钟云舫,他深知钟云舫好文而性格刚简,易得罪衙内官吏。钟云舫虽为廪生,但功名小,王宫午希望他能通过科考获得更大的功名。于是他飞鸿传札,多次召请钟云舫到彭山县衙,以协理衙内文牍为名,实为他“督课文字”。钟云舫也多次到彭山,有时一住就是半年,有时长达一年。光绪十四年正值科举大比,王宫午充力督劝钟云舫备课应试,但此时钟云舫因祖母卧病,“不敢远离”,只好废学返里。彭署中相好的衙役也多劝他科考,还讪戏讽喻他是“鹦哥”,不要整天“莺歌燕语时相和,雁主鸿宾闲取乐”,不然将成“ 提壶春暮,真个是凤凰不如我”。

其实,此时钟云舫已无心科考和功名,他似乎看透人世间的沧桑和世态的炎凉,开始笃信佛法。“时时温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信奉“运用大智慧能从碌碌苦海的此岸度向极乐净土的彼岸”。对此,他专门写了《鹦哥对》一诗,算是对王知县等人的回答——王宫午对钟师弟的这种近乎消极颓然的思想非常失望,他虽用力但仍拉不回有刚简秉直倔强性格的钟云舫。

钟云舫回家侍俸祖母医药,他写了《出彭署作》一诗,表露出他那种寄人篱下的复杂心绪和对知县“师兄”真挚的感激之情。

以后,钟云舫的命运并不因他笃信佛法而畅达通顺,反而是多舛不顺,家人病榻相连。

不久,王宫午又调任成都府华阳县知县。王宫午多次写信邀请钟云舫去华阳作幕僚,钟云舫先因祖母疾病去峨眉山问佛祷告,顺途去华阳县探访师兄,后又多次专程前往拜望过几次,每次都会住上一段时间。在华阳,他们一起浏览宝光寺。王宫午最擅长画墨龙。他在此画了多幅《墨龙图》,一幅送与师弟,其余分送给寺僧等。这跃然纸上的墨龙,显得精妙奇巧,惟妙惟肖,钟云舫非常喜爱,称这是“甩墨所染”。

相见时难别更难,他们每次分手都是依依不舍,十里相送。王宫午深知师弟已无意科考和功名,就准备与几个朋友一起筹资,为他“捐官”,但钟云舫坚决不就。

钟云舫的门人郑埙曾说:“邑令王公介卿(宫午),河南名进士也。最相器重(钟氏),每移官,辄呼往。(钟氏)中途遘疠,转为痰饮,尽夜欬逆,成不治症……”

王宫午“文名盖世,官迹遍川省,遗爱在民”,深受百姓爱戴。在四川龙泉驿(清属华阳县)等地,至今还流传着《有官名叫王宫午》《鸡蛋审案》《审土地菩萨》等“王青天”为民作主、惩治劣绅的故事。清廉为政,不贪不枉,两袖清风,家境贫寒。由于王宫午为民奔波,郁劳成疾,不久在华阳县衙内溘然而逝。

王宫午逝世近一年后,钟云舫才得到噩耗,他立即赶往成都,由于王宫午家中一贫如洗,家人无钱将他归葬故里,只好暂殡在成都北门外郊绳溪畔金绳寺内。钟云舫赶到寺内,只见凄凉一棺,黄草萋萋,阴气惨惨,他不禁鼻子一酸,跪地拥棺痛哭,历数近十年如胶似漆之情谊……他以泪和墨,含悲写下长联:

“一官常苦四时贫,留事后思,留去后思,留死后思,百尺碑齐堕万民泪,毕尽青山未买,何处埋公?呜呼,此乃天也;”

“千里来迟两楹奠,为先生哭,为苍生哭,为我生哭,三寸草难招九地魂,从今绛帐已空,无人知已,噫嘻,能不悲哉。”

钟云舫在成都协助王家操办王宫午移葬事宜,使师兄魂归故里。江津各界听说清官王宫午在成都溘逝和薄殡的悲凉故事后,无不嘘唏落泪。在小祥之际,江津百姓为他烧袱祭奠,钟云舫又代表全邑各界撰写联挽。

王宫午,钟云舫,一个七品县官,一个穷酸秀才,一个画家,一个廪生,一个善画墨龙,一个特擅楹联,两人情真意切,珠联璧合,演绎出了晚清巴蜀文坛上一个清辉无比的故事……

(流传地区:江津、成都、重庆等地)

上一篇:夜雨丨王绍慧:沁园春·中秋 下一篇:喜迎二十大•我与网络安全(16)丨徐光惠:“甜蜜网恋”背后的“温柔陷阱”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