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都不行!9月乡村的景色,一张比一张拿捏人的心灵!
文:常沐恩
秋,不约而至,一早一晚有了几丝凉意,在这晴好爽朗的日子,出去走走很有必要。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在压力重重时,我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去老家的乡村感受乡土的气息。
丝瓜,是乡村最忠实的守护者,它们从来不会嫌弃生长的土壤是富饶还是贫瘠,无论在哪里“落脚”,都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
此时的向日葵,如一个历经红尘喧嚣的女子,渐渐走向成熟安静,不再喧闹,不再不谙世事,而是学会了从容淡定。
早收的玉米地里,辛勤的农人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在农村的生活,似乎永远没有停歇。
我是喜欢秋的,不止为那果果的丰硕,还有那些时光累积的稳重;那素素的秋情;那渐渐由浓墨重彩而素淡下来的颜色,
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总会摆放一些不成色的小棒子。
奶奶的蒲扇,终于被闲置在一旁。我喜欢的微凉也随秋而至,我不悲秋,收藏着春夏沉淀下来的美好,于微凉中再一次审视,诠释出它弥足珍贵的一面,安然收藏于岁月的锦盒。。
这块圆圆的木板,靠在一棵小槐树的树身上,你知道在农村它被派上什么用场吗?
晾晒,也是乡村里至美的风景,因为它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将乡亲、乡情、乡忆优雅的释放出来。还有,你能看出簸箕里晒的是什么蔬菜吗?
在老人的房间里,这些标签永远也无法逝去,这些久违且陌生的乡村印记,在这一刻,全然像水的涟漪,四处泛起。
在乡村里,哪怕同村人见面,都会彼此亲切的寒暄,让支烟,是最起码的礼仪。在乡村里,农人们常常支烟来形容吝啬小气的人——连支香烟的来往都没有。
我站在大姐旁边的四五米处,她只顾着忙碌,竟然丝毫未觉。有谁知道,大姐左前方的一根直立的东西,是什么植物的茎吗?
在乡村里,串门依然是乡邻们交融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逢上邻舍干活的时候,也会帮上一把。你知道她们在剥什么吗?
在乡村里,扛着铁锨、锄头、叉子外出,司空见惯。你知道这位大爷身后,隐约可见的,是什么瓜吗?
在乡村里,煤气灶已经进入寻找百姓家,但节约惯了的老人,依然还会捡拾一些柴禾,用土锅烧出最原始、最本真、最可口的饭菜来。
这辆小车的后座上,放着的是什么农具?
春玉米,已经收进家里,晒干的,则直接装进袋子里,一旦商贩前来收购,也便于处理。你还记得当年这样一袋玉米,大概有多少斤吗?
南瓜,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北瓜,这个名字的起源也无从考证,反正从小我们就是这么叫它,北瓜有多种吃法,从它藤蔓肆意漫爬,刚开花就可以吃花,一直可以吃到瓜秧衰败时采下来的老态龙钟的老北瓜。以北瓜叶为参照目测,你估计这个老北瓜有多重?
手工为玉米剥皮,也是乡村常见的场景。
仙人掌的存在,其实也是乡村不可或缺的载体,纵然在很多人的眼里极其卑微,但它始终是村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还记得当年砍玉米秸的场景吗?这个看似简单的农活,却是含有很多的技巧,砍的太深,体力消耗大不说,上面还粘满了泥巴,砍的太浅,玉米的根部残留在田间,到时耕作,会变得极其困难。
拉玉米,装车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否则在稍微颠簸的路上,往往会“人仰马翻”。
在乡村的初秋,天气不冷不热,这对老人们而言,是最安舒的日子。
远方,是那空旷且高远的湛蓝。一片悠然的白云,云雀追逐着划过,我羡慕着想化作白云与她一起嬉戏,在秋色里追逐,在天空中徜徉。做一个失忆的傻瓜,流浪、远行。
小板凳,在当时的农村,很多并不是刻意购买,大多是木匠师傅们,在完成一些大的家具后,随带附送的内容。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儿时那个属于你的小板凳吗?
在户外这样烧饭,是不是特别惬意?
这位大婶,在认真地摆弄着眼前的一切,你知道她摊晒的是什么吗?
带着镰刀,到田间去……
柿子即将成熟的样子,也是美得不像样……
在乡村,处理侍弄好地里的庄稼之外,还要照顾好“第三代”。
乡村的篱笆园,透溢着质朴的味道。
乡村的风景,永远象蛛丝一样缠绕在你的心里,虽然剪不断,理还乱,但,那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缠绕,不是吗?
这位大爷,手拿把棍子在用力的敲打什么呢?这个问题,一般人答不上来。
看到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钓鱼的孩子,还在沿袭我们的过去,一根简单的竹竿,一个装水的塑料桶,就构成了大部分要素,不知道他的鱼饵是不是蚯蚓,不知道他的鱼钩是不是奶奶纳鞋底的大针,在煤油灯前烧红之后,用钳子捏弯制成的?
乡村的悠闲,在这样的小细节上面,才能真正被体现出来。
乡村里,那斑驳的树影和藤蔓,四季更替中,谁又会在光阴下交错,流动着的风景如电影画面稍逊即逝,眼中定格只有孤独的自己,永久的感动也可能只是心中那点点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