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情感的对象化或者说意象化,也就是情感的理性化和形式化

情感的对象化或者说意象化,也就是情感的理性化和形式化

意象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范畴,意象造型观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观念,而诗画艺术则是这种艺术观的集中表现。

因为不求形似,所以更注重笔墨;因为传达情感,所以要借助意象。

情感靠意象传达,意象靠笔墨构成,情感--意象--笔墨,这就是中国诗画艺术的基本结构。

如果说,西方美学讲究的是诗画对立,那么,中国美学追求的则是诗画一体的“诗情画意”,是情景合一的“诗画意境”。

所谓“诗画意境”,就是主客默契,心物交融,对象中有自我,自我中有对象的那样一种境界。

中国的诗论讲究的是“情景合一”,中国画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哲学观,情景合一是中国人的艺术观。

书法就其表现方式而言,是空间的;就其观赏方式而言,却是时间的。

在书法作品中,静态的空间结构往往转化为流动的实践节律,从而既与观赏者的审美心理“同构”,又与之“同律”。

情感的对象化或者说意象化,也就是情感的理性化和形式化。

西方的艺术更接近于宗教,这个的艺术则更接近于哲学。

儒家讲充实,道家讲空灵,佛家既讲充实,又讲空灵。

充实与空灵,乃是一种辩证关系,可以而且应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并统一于同一艺术样式或艺术作品之中。

中国的艺术法则大抵是亦虚亦实,虚实相生。虚不是空虚和虚无,实也不是僵化和刻板,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额,空灵的风格表达着充实的内容,沉着的风骨表现为飘逸的情趣。

上一篇:深圳防疫密码:精准化+科学化+人性化 下一篇:助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