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嫂回归,3500万粉丝的“大信仰”
娱乐的尽头在快手,快手的娱乐主播在海南?
每逢冬季会有不少东北人坐着飞机来海南度假,在某些社区内,听不见海南口音,人人一口标准的东北“大碴子话”。以至于有网友调侃:东北的尽头是海南。
这其中就有 “张二嫂”,原名:张超,1990年出生于辽宁葫芦岛市,2014年在快手发布第一个视频,入驻8年,是一个拥有3500万粉丝的快手娱乐主播。他选择移居海南、成立工作室,开启专业化的直播运营。从此,快手上多了一支专做娱乐节目的“嫂家军”。
“张二嫂”是货真价实的一名东北大汉,却因在快手上拍村妇日常的搞笑段子,得到大批粉丝的追捧。这种性别上的反串+接地气、调侃日常的段子,对网友很有新鲜感,8年多时间为“张二嫂”吸引到3500万的粉丝。
直播改变了他的人生。因为快手的爆火,他从一位普通的二人转演员,转身成了一位坐拥3500万粉丝的超级大V。
▲图源:张二嫂快手截图
“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张二嫂”坦言,他一个从农村来的一个穷小子,能在城市里买房买车,这些改变都是快手带给他的。
在“张二嫂”直播公司,他按照二人转的传统收了几十个徒弟。他和徒弟们的关系,亦师亦友。在表演上,他有15年的经验可以传授;在直播上,他则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从草根到大V,吃瓜群众往往只看见流量给“张二嫂”带来的名声,却没看见台上每一分钟的搞笑演绎,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从”台柱子”到”张二嫂”
“张二嫂”将成功归结于他做15年二人转演员的经历,丰富的线下舞台经验,给他转战短视频与直播打下了基础。
2007年,17岁的“张二嫂”踏入二人转剧团时,对表演一窍不通,跟着剧团走南闯北,一个月表演几十场,边干边学。没经验、没名气的他,一天演出下来只能挣几十元,吃住还要自己掏腰包,每个月忙下来基本存不到什么钱。
很多粉丝对“张二嫂”这段经历感到不值,认为他该早点“出山”早火了。“张二嫂”笑着表示:“我要不当演员的话,直接做短视频、直播,没有基本功,火起来的速度可能很慢;有基本功,就会快点。一个人初入某个行当,不要太计较收入,关键是学到吃饭的本事。”
▲图源:pexels
幸亏,那些年二人转在全国非常火,演出费虽然少,但天天有场子跑,“张二嫂”得以充分磨练自己的舞台技巧,得到团里的认可,渐渐成为台柱子。
改变“张二嫂”命运的是一个朋友圈。那天,“张二嫂”在外地演出,在后台无聊时刷了下手机,在朋友圈看到同行拍的一个短视频。他被视频中的表演逗笑了,突然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些表演我都会,我为什么不能尝试短视频,让更多的人看到我?
刚开始在快手上研究别人的短视频时,“张二嫂”甚至没有考虑过赚钱,“就是拍着玩”。
至今,“张二嫂”依旧记得自己在快手上发的第一个短视频。那是一张他的二人转演出照,下方配了一段文字:“初来乍到,多多指教。”这条甚至不能被称作短视频的视频,没给他带来一个粉丝,却是“张二嫂”爆火的起点。
从第二天开始,“张二嫂”坚持在每天演出完后拍段子。“当时快手和现在不一样,没有剪辑功能,我拍的都是一镜到底,没有那么多讲究。”“张二嫂”笑着回忆。刚转战到快手时,他和刚成为二人转演员时一样,没有想未来如何如何,就是边干边学。研究火的视频,尝试着模仿,学习的过程足有半年,身边也没人知道他在拍短视频,直到“张二嫂”一角的爆火。
“张二嫂”模仿二人转舞台上的风格,给自己设计了个农村妇女的形象,穿着花衣,带着头巾,成日在村里晃荡,家长里短。
二人转演员在舞台上都演过类似的反串角色,但没人想过把“她”带到短视频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张二嫂”迅速火遍全网。
从”张二嫂”到管理者
越来越多的粉丝给了“张二嫂”信心,他觉得这样的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遇不到,不如辞了二人转演出的工作,全职做快手。“我那时候手里有点存款,觉得赌一赌,赌赢了就把演出辞了,玩直播挣钱。”妻子很支持他的决定,觉得快手的机会太难得了。
虽说有千万粉丝垫底,“张二嫂”依旧有点拿不准,昙花一现的网红太多了,他不确定自己能在快手上火多久。但人都有赌性,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把快手作为终身事业后,“张二嫂”开启了“劳模模式”,直播时间从每天一小时增添至一个半小时。可别小看了这半小时的时长,为此他要在台后多准备两三个小时的内容。随着直播经验的丰富,他也能更频繁的与粉丝互动。“粉丝来看我就是图快乐,我不能把个人的坏情绪传给他们。”面对粉丝提出的一些刁钻问题,他从刚开始的抵触变成了应对自如,始终在镜头前保持正能量。
▲图源:张二嫂直播间截图
另一方面,成立公司后,收入提高了,“张二嫂”的压力也大了起来。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员工和粉丝。原来在东北老家,“张二嫂”一个人拍着玩,没有员工。现在公司化了,“张二嫂”变成了“嫂家”有一群徒弟要带,又多了个管理者的身份,他需要重新学习,规划团队未来的方向。
他要给每个徒弟一个“人设”,丰富“嫂家”的内容。哪个擅长唱歌?哪个擅长说段子?哪个擅长带货?听上去很简单,分配好了就可以。但相互之间又不能没有关系,要与“嫂家”的调性相符——给粉丝送欢乐。比如带货直播,不能光介绍产品,要插入一些“梗”,创造氛围,笑着让粉丝下单。
每个徒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些台后的功夫,占据了“张二嫂”大量时间,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适应管理者的角色。
与此同时,粉丝多了后,需求多元化了起来:有的老粉觉得直播程式化了,没之前有意思了;新粉却没看够,要返场。手心手背都是粉丝,不同的需求困扰了他好久。
“张二嫂”意识到:想要在快手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持续输出优质的内容。无论老粉丝,还是新粉丝的,他们对优质内容的点赞肯定不会变。
▲图源:张二嫂官微
“我为了找回状态,回到了东北老家,把自己重新放回那个环境,灵感一下子就来了。” “张二嫂”回忆说,比如在村里看见一辆车,一个新段子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看见成片的稻田,会忍不住与粉丝分享。
“老家人因为我都看快手”
2016年,“张二嫂”真的感觉到自己火了。“走在街上有粉丝认识我了,上来问‘你是不是那个张二嫂?’然后找我合影,那时候挺有成就感的。”
有次,老家的村民看到了“张二嫂”的视频,跑到“张二嫂”家和他父母说:“你家儿子出名了,现在是腕儿了。”父母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到手机里的“张二嫂”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接受采访时,“张二嫂”解释说:“我父母不用智能手机,农村人打电话用座机。”
东北的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因出了“张二嫂”这个名人而倍感自豪,很快全村人的手机上都装上了快手。村民经常在茶余饭后打开快手给外人介绍:“这人你认识吗?我们村的!”
每次“张二嫂”回村“采风”时,总有一群村民前来围观他如何拍段子,需要他们客串时,总能得到爽快的应答,窃喜自己也能在快手上“火一把”。有十几个同村人在“张二嫂”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短视频创作之路。其中有人表示:“超哥是我们村的骄傲,很多人在外地成功后就走了,就他还经常回来,教我们做快手。”
从农村底层成长起来的“张二嫂”,始终忘不了养育自己的水土。这里不仅是他的起点,同样给了他成名的土壤,无数粉丝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了真实的乡村。
▲图源:张二嫂官微
从决定做全职快手主播时,“张二嫂”便定下了以粉丝为天的初心。正如成功后他说的那样:“我一个从农村来的一个穷小子,能在城市里买房买车,这些改变都是快手的粉丝带给我的,我不能忘本。”
他经常把“不忘本”挂在嘴边。鲜为人知的是,今年河南遭遇暴雨袭击后,“张二嫂”自掏腰包捐助了100万元,但他未向任何人提起过,“我认为公益做了就可以,不需要别人评价,不然有人会说我在炒作。”
信仰粉丝,真诚无敌
“张二嫂”是和快手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主播,2014年他发布第一个短视频时,快手用户不过百万,如今已达亿万级别,成为现象级APP。快手给“张二嫂”创造了另一个舞台,让更多人能看到他的才华。正是吸引到许多“张二嫂”这样的主播,快手夯实了互联网巨头的基石。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坐拥3500万粉丝的“张二嫂”很务实,他明白:野蛮成长的时代结束了,以后是拼精品内容的时代了。对于未来,“张二嫂”给出四个字:信仰粉丝。只要有粉丝的支持,“嫂家军”的路会越走越宽。
作者 | 鸠白
排版 | 艺馨
监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