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人民日报、新华社就疫情防控再发文!昨夜,中概股涨幅创纪录,人民币狂拉900点…
当地时间周三,11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2.18%,标普500指数涨3.09%,纳指涨4.41%。
热门中概股领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9.62%,小鹏汽车涨47.28%,阿里巴巴涨超9%。大型科技股涨幅居前,奈飞、英伟达涨超8%,微软涨超6%,居道指成份股涨幅榜首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由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接近足够使通胀下滑的限制性水平,放慢加息步伐是明智的,最快可能在12月份的会议上就实现。但他警告,在结束对抗通胀之前,美联储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涨,纳指涨超4%
当地时间11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几乎持平,盘中一度集体转跌,但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后集体拉升。截至收盘,道指涨737.24点,涨幅达2.18%,报收34589.77点,盘中一度跌约270点,拉升幅度超1000点。纳指涨4.41%,报收11468点。标普500指数涨3.09%,报收4080.11点。
11月份收官,道指当月涨5.7%,标普500指数涨5.4%,纳指涨4.4%。2022年还剩最后1个月,道指今年跌幅收窄至4.81%,纳指跌26.7%,标普500指数跌14.39%。
盘面上看,大型科技股涨幅居前。奈飞、英伟达涨超8%,特斯拉、脸书母公司Meta涨超7%,微软、谷歌涨超6%,苹果、亚马逊、台积电涨超4%。Meta股价创10月份以来新高,总市值达3131亿美元,特斯拉市值升破6000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超900点,收复7.05关口,延续周二涨超1000点强势表现。热门中概股领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9.62%,11月累涨42.13%,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周三,阿里巴巴、携程涨超9%,百度涨8.99%,京东涨7.38%,拼多多、中通快递涨超4%。造车新势力走势强劲,小鹏汽车涨47.28%,蔚来涨21.71%,理想汽车涨18.73%。小鹏汽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19.3%;净亏损为人民币23.8亿元,环比收窄12.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
12月或放慢加息步伐
当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Institution)就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形势发表讲话时表示,由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接近足够使通胀下滑的限制性水平,放慢加息步伐是明智的,最快可能在12月份的会议上就实现。他警告,在结束对抗通胀之前,美联储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维持限制性货币政策。“虽然出现了有希望的进展,我们在维护物价稳定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应对高企的通货膨胀,在11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年内第四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也是今年第六次加息,今年累计加息幅度已达375个基点。鲍威尔讲话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12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升至75%,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是25%。
鲍威尔最新发言称,虽然今年已经大幅提升利率,但利率峰值水平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历史已对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发出过警告,短期的通胀数据回落可能具有欺骗性,需要见到更加持续性的证据。“从任何标准来看,通胀仍然太高了。”
据悉,美国10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7%,低于市场预期及9月份增幅,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而欧盟统计局周三发布的估测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前值(10月份)为10.6%。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增长34.9%,前值为41.5%;食品、烟酒类价格增长13.6%,前值为13.1%。
当天,美联储最新一期经济状况“褐皮书”披露,与上份报告比较,美国整体经济活动大致持平或略有上升,利率和通货膨胀继续对经济活动构成压力,促使中低收入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购买低价商品,许多人对前景表示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或悲观情绪。各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参差不齐,大多数地区的就业人数温和增长,劳动力需求总体疲软。
此外,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与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合作发布的ADP全国就业报告显示,美国11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环比增加12.7万人,为2021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前值23.9万人;年薪同比增幅为7.6%。
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森(NelaRichardson)表示,很难确定劳动力市场是否迎来拐点,但数据显示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正在影响就业创造和薪资增长。此外,企业不再处于过度招聘模式。辞职的人越来越少,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正在企稳。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人民日报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全文如下:
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了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3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部分地方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不断增长,有人反映被封控的频率比以前更高了,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答: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有的地方随意扩大管控区域和人员范围、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后长时间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经批准、动不动就“静默”。今后,各地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
问:一些地方长期封控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也让群众产生了焦虑情绪。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和纠偏?
答:长期封控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低风险区划分标准的培训,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同时,做好封控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问: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原始株相比,致病力有什么变化?
答: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与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
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
问:哪些人感染后患重症的风险更大?
答:第一,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第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中,有基础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第三,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问: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效果如何?
答:现有的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是最大的。
问:有部分民众担心做核酸时造成感染,如何避免检测时的感染风险?
答: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同时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首先,在采样点的现场组织管理方面,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的路线,所有被采样人员都能够保证单向流动,同时要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要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指导公众做好在采样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其次,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同时与前后的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采样过程中,要等前面的人走后,采样员完成手部消毒以后再上前。同时,在采样的时候,被采样人员不应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还要尽快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
最近,有的地方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别注意自采核酸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做好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因为采样的质量规范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自采核酸,也要保证采样质量。
对于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历来严格检测资质的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今年以来,多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检测机构存在一些违法违规问题,而且都进行了严肃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求精求准抓细抓实——多地优化细化新冠疫情精准防控举措
新华社发布《求精求准抓细抓实——多地优化细化新冠疫情精准防控举措》,全文如下:
不断适应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新形势,科学精准优化细化防控举措,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必答题。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1月10日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等出台相应举措,力求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让核酸检测更有针对性
核酸检测是疫情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但全员核酸检测有无必要天天做?所有人都要参加吗?
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1月21日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明确提出,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近日,广州、重庆等地发布的核酸检测通告中,检测对象的范围等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广州在一些区的全员核酸检测中,探索对部分人群予以免检,如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不参加核酸筛查,减少人群聚集感染的风险,节约全市核酸资源。
重庆则明确,“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不参加近期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在11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5天都没有阳性的街镇、有阳性的街镇中近5天没有阳性的社区和小区,不用参与这次全员核酸检测。”
郑州等地提出,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除高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停止集中核酸筛查,恢复低风险区管理。
为提高核酸采样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推行居民自采核酸,由社区发放核酸检测试管,居民采样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收集试管,而在进行集中核酸检测过程中,同样由工作人员发放核酸采样拭子,居民自己采样,工作人员收集拭子后封装试管。
在河南新乡牧野区,当地投入300台自助采样设备,设置于商场、企业、超市、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居民自助采样,随采随走。
让风险区划定更加精准
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措施落到实处,该取消的坚决取消,才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中,各地正按照精准防控的要求,将高风险区精准到楼栋、单元,避免一旦出现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记者注意到,除个别楼栋用安全隔离警示带围住示意外,小区其他楼栋和区域均可自由通行。
北京市11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经严格评估,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同时,对于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做到“应解尽解”。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街道花朝一期小区的居民近日得知,小区已创建“无疫小区”。根据最新规定,“无疫小区”可暂不开展核酸检测。
两江新区社区防控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阳性人员,经专家研判后可降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阳性人员,则可创建“无疫小区”。
昆明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表示,科学划定风险区域,为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要严格按照风险区的管控要求,切实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让防控措施及时跟上疫情形势变化
“您的快递我放在物资缓冲区了,您记得取啊。”呼和浩特市人民路一小区门口,快递员额尔登孟克把几件包裹放在了小区指定的快递物资静置缓冲区,准备派送下一个快件。
呼和浩特市不断调整疫情防控政策:11月6日,部分区的沿街超市、便利店等涉及生活物资经销的营业单位逐步有序恢复经营;11月10日,陆续增开部分公交线路并恢复地铁1号线、2号线运行服务;11月12日,调整高低风险区管控措施……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工业园区,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组装产品,园区机器轰鸣。瑞丽市工业园区工(管)委办公室主任谭敏说,园区目前入驻企业28家,近期园区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严格人员管控,做到辖区企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
当前,多地结合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政策变化,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推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广州市有序开展风险区域内人员疏解工作,尽力满足风险区域人员疏解意愿;乌鲁木齐市优先开放低风险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类经营场所,11月29日起居民可以乘车前往辖区内低风险区购物、办事;武汉市全面推行疫情防控“场所码”,确保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11月15日,包头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有序返校复课。
在接到复课通知后,包头市各学校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包头市第一中学第一时间制定返校复课方案,统计师生所在地疫情风险等级,摸查不能返校的师生员工,并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消杀,确保全校800多人的用餐和住宿需求。在全力保障好返校复课学生的同时,各个学校对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也进行了周密安排,比如在教室安装了直播设备,保证校外学生不落课。
责编:叶舒筠
校对:苏焕文
版权声明
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