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记忆全记录:从武汉封城到优化防疫,我们与疫情“斗争”的这三年
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新十条”,至此,我们正式迈向没有疫情防控的新生活。疫情三载,你和我、每一位亲历者的经历共同构成了一段这代人不可磨灭、不容忘却的集体记忆。
故事从后知后觉间遭遇武汉封城开始,到辐射多地的保卫战,到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再到此刻,故事还尚未结束。或许记忆会逐渐模糊,但文字不会。
站在疫情的尾声,站在2022的终点,我们邀您一起记录和回望这三年的每一段、每一篇、每一声,为历史存档。
【疫袭武汉】
01《武汉封城第一天》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发布第一号公告:从1月23日10时起,暂时关闭市内公共交通以及航空和铁路的离汉通道。距离武汉医院收治第一例疑似新型肺炎病人,已经过去46天。从这一刻起,疫情终于成了大家的事。
武汉从未这样空旷。马路上的公交车逐渐消失,街上行人三三两两,穿一身加绒睡衣,偶尔抬手紧一紧口罩。更多的人扎进了超市和药店里。
公告之后,武汉这座城市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有人在社交网络晒出物价飞涨的图片,立马就有评论回复,“物价总能恢复的”;高速路上的私家车出城的车辆排起长队,在网上被痛斥不负责任。
02《不停摆的普通人》
城内公共交通停运,但医疗物资、医护人员需要不停地流动和补充。路上开始出现民间自助形式的车队。
私家车主轮班,车队昼夜不停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从城市边缘的入口处接到八方支援的医疗物资,每送一趟要用75%酒精浓度的消毒液喷洒一遍车辆,油钱、防护口罩、消毒液都自掏腰包。
他们就像城市“封城”后的毛细血管,连通被堵住的动脉,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共同留在这里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03《庚子年新春全家福》
经历了一个疲惫颠簸的春节后,摄影师吴国勇萌生了征集普通人“宅家日常”照片的想法,他将项目名称定为“千家万户—1000个中国家庭庚子疫期的宅家日常”。
2020年朱威斌父亲85岁,母亲79岁,原本说好过年带上相机拍一张全家福,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计划彻底打乱。
朱父念叨说,今年全家福拍不成了。朱威斌在家庭群里发信息,每人拍一张戴口罩的自拍照,疫情期间,他拼凑起了一张全家福,满足父亲的愿望。
04《渐醒的武汉》
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鄂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4月8号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恢复对外交通。清明节快到了,有人要去买墓地,来找志愿者开出入证。说起家人走了,他们大多特别平静。好像这变成了可以被接受、不会让人感到愤怒的事情。
水果摊的老板大概是个很认真或者很爱书写的人,挂起“非常时期,顾客止步”的手写牌,给每一款产品都做了简单介绍。久违的烧烤摊前围满了人,有人发了朋友圈,评论区大家都在问哪里能吃到。
【零星窜逃】
05《阳性造访棋牌室后》
7月21日,一位64岁的老太太从南京来到扬州,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多处繁华场所后,被确定为扬州首例确诊病例。
因病例造访棋牌室,扬州四季园小区成为此次疫情中的重灾区。8000多名住户里,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将近一半。
小区在大家睡梦中被封闭了,来不及准备物资。密集的核酸检测、生活物资运输、垃圾清理等,每一样行动都考验着扬州的防疫应急能力,也在考验着那里的居民、志愿者和医护人员。
06《“战斗“状态的绥芬河》
位于中俄边境的绥芬河市很小,常住人口约六万,甚至比不上大城市一些社区。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因为回国经行的商人成了国内疫情的风暴眼。
压力几乎是骤然来临的。
莫斯科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商人纷纷经此回国,数百名陆续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这座边境小城几乎所有人都进入了“战斗”状态。凛冬漫长,无可避免。
【奥密克戎】
07《核酸检测融入日常》
1月8日,天津出现国内首批奥密克戎本土病例。两三周的时间里,1400万居民接受了四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已经渗入了日常作息的缝隙,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小区的“喊楼”方式都不一样:“叫到哪栋,哪栋动,没有叫到不要动,动了下楼白挨冻……” 也有打着快板去喊楼的,“三门三门咱可真哏儿,喊了半天没有人儿。”
天津人用一种幽默的方式面对令人担忧的病毒。2022年1月22日,天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第二天,下雪了,有人把共享单车都骑到结冰的河面上,大家都走出来想要透透气,散去封控的寂静。
08《上海奶奶的手绘日记》
上海疫情中,近一个多月的社区封控改变了一些邻里关系,不少人被动与邻居产生连结。
一些年轻的沪漂原本排斥人情往来,但在某个瞬间,共鸣了邻居老上海的喜怒哀乐,比如一个女孩,偶然进入89岁独居奶奶的世界,发现了她脾气暴躁、生活一片混乱背后的故事。
清明节封在家里,她画了一个衣袂飘飘的捧花少女,站在青草间的墓前,配文“死非永诀,遗忘才是”,少女是画的她自己。最新的几页写着“新冠肺疫,上海正在封闭”。
09《封控小区内“拼”起一场婚礼》
封控中的上海学林苑小区志愿者群弹出一条信息:“谁家有双喜或者喜庆的饰品?”十分钟之后,一位姑娘说:“我们家有红盖头,你要不要?”
群里晒出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人发来一副对联,有人贡献出准备求婚用的道具,有人撕下冰箱上的大红喜字,一位58岁的老人翻出十年前儿子结婚时用的喜碗喜筷……“要不就做一场云婚礼吧。”
这场婚礼不光是新人幸福的仪式,也成为因为疫情封控“沉寂”了两个月的小区里许久未现的烟火气。
10《当工人决定徒步返乡》
10月30日,郑州发布官方消息称,本次疫情发生后,航空港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组建省市专家指导团队,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加强一线处置。
在此之前,一些员工在家人的挂念下,匆匆带上简单的行李,已经踏上徒步回家的路。跟着导航,他们走过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路,有些过不去的地方,要绕路翻山,穿过荒田。
一天一夜里,让他们欣慰的是,沿路很多有陌生人留下食物,也有司机提供搭载,最累的时候身边的同伴没有彼此放弃。
【优化防疫之后】
11《适应解封后的广州》
广州“解封”后,有年轻人为了试试能不能顺利出城,开车40公里,跑去佛山吃了份猪脚饭。也有上班族调早2个多小时闹钟,怕睡过头,早高峰的地铁并没多少人,他忽然忘了该在哪站下车。
不少市民在四处寻找核酸点,“自费核酸要先挂号,但进医院,也得有24h核酸”。但在城中村,被封过的务工者怕了变来变去的码,即便是绿码,也不敢去排队做核酸, “变来变去,把人都搞神经病了”。
专车司机经过单子繁多的海珠区,反而把接单系统关掉了,担心遇上“阳性”。还有人依然在隔离中。适应这场变化,是广州人给予最多的回答。
12《感染潮下的医院》
“新十条”后,中国防疫走入了新阶段。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团队表示,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
不同科室的医生向我们讲述了当下医院的情况:不同科室面临着人手短缺这一共同的烦恼,但也因为各自特殊性,在面对奥密克戎冲击时,它们正面临着不同挑战。
在他们的讲述中,发热门诊首当其冲,人满为患,而医院的药物和抗原也比往常缺乏,尤其孕妇用药。另一些特殊科室,急诊、呼吸科、心胸外科,医生们也正经历比平日更严峻的形势。
发生于过去的事尚未止步于过去。面对新冠,我们还需要继续对抗。
亲历疫情三载,生命与希望或许成为了我们共识的关键词。
如果将视线拓宽至960万平方公里,则每一天都成了巨变与平淡的综合体。
有人浓墨重彩,有人平淡是福,有人柳暗花明,有人否极歌哭。
辞旧迎新,可以忘记痛苦,但不能忘记带来痛苦的教训,可以歌颂快乐,但不要忽略守护快乐的奉献者,可以怀念2019,但别忘记2023已经到来。
望我们早日心无挂碍,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