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白肺”北漂独居女孩转两医院排CT有人3次结果正常仍恐慌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摘要:肺部CT显示“正常”,心肌炎的常见血化验指标显示“正常”,心电图也显示“正常”——三份结果摆在21岁的李蔚面前,她还是没法放心,找学医的朋友确认再三,又开始预约一轮复查。
半个月前,她很高兴终于确认了自己的阳性结果,像是石头落地,现在她陷入怀疑的循环。近日,各地肺部CT检查需求出现暴增,不少医院的相关预约从年前就排到一月中旬,一些社交平台里,怎么排上做CT的队成了一种热门攻略。
在大数据推送和亲友间的信息传递里,年轻人从轻松应对感染,转入对“白肺”和心肌炎的担忧。一些肺炎的结果坐实了他们的焦虑,有人用“开盲盒”来形容自己病程的走向。会不会感染到肺部?感染后有多严重?——未知产生的不安让他们纷纷挤入CT室。
文|魏荣欢 杨东海
编辑|毛翊君
年轻人的担忧
12月26日上午11点多,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的7个CT室门口都挤满了人。21岁的李蔚穿着粉色小熊图案的棉拖鞋,在队伍里很显眼。在她印象中,除了另一位穿粉红色睡衣、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女人,剩下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人。
门诊医生问她,没有咳嗽为什么要做CT?“我就是害怕,想排查一下。”医生听完没多说,给她开了单子。她没有转阴,看着这么多排队的人,还是有些害怕病毒,不过“对心肌炎的恐惧已经远超这个了”。
一开始,通过单管核酸确认阳性时,她还觉得“挺高兴的”,终于找到了不舒服的原因。但发热症状消退后,她一直鼻塞、乏力、头晕。一打开微信公众号,很多文章在讲新冠引发心肌炎,她就有点慌。想起之前去看鼻窦炎时,咨询过医生心悸能不能运动,得到的回复——“病毒感染做运动,如果得了心肌炎会死的”,让她记得清清楚楚。
有位30岁的患者也看到很多人发帖,说自己发烧时间不长也不咳嗽,但CT查出双肺感染。更引起她担心的是关于“白肺”的讨论。她平时支气管比较敏感,一有感冒就会咳嗽,初中时曾因长期感冒,得过一回病毒性心肌炎。这次新冠转阴后十天还咳嗽,每回下楼扔垃圾再上楼,就会觉得上不来气。圣诞节前,她请假去了医院。
还有人因为父母不断转发这些相关的内容,忍不住去做了检查。王晓则是得知老家的母亲查出肺炎住院后,开始觉得胸口发闷,决定拍个CT。她25岁,北漂独居,屋里没有太多常备药,刚感染上时凌晨3点发高烧,全身“不是很正常的冷”。害怕出事,也不敢跟家里说,挨到早上一个人去了附近的医院,发现发热门诊可能得排上10小时,她又回去了。
那天晚上,她下单闪送,让跑腿员帮忙看看哪家医院排队少,然后坐公交再跑了趟,车上空荡荡的。接近凌晨挂号,吹着冷风在外面排了3小时,看见前面有一个不到30 岁的男生,被父母推在轮椅上,烧到40多度,有点半昏迷,开始说胡话。恐惧一直在增加,后来她吃了药,两天退烧,但咳嗽老不见好。
也是因为看病的人太多,她辗转两家医院挂了号,才做上检查。初诊、抽血、拍CT、复诊、拿药,前前后后花了3小时,医生看了片子后,只是开了一些清肺的药,叮嘱不要着凉、不要熬夜、注意休息。
王晓的CT结果。讲述者供图
天津一家公立医院呼吸科医生庞博明显感到,近一个月门诊病人突然多起来,“分流在发热门诊的病人回流,少见的是多了一群年轻人。”他说,以往来呼吸科就诊的年轻人很少,通常是哮喘,就算流感季也很少见,而这次占到了三成。在他目前接诊的年轻人中,有一半感染了肺炎,不过情况较轻,服药三周到一个月会完全恢复。
“另外一半没什么事,只是自己太过担忧。”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庞博还记得一位20多岁的女孩在发烧第一天就跑来医院,担心自己得肺炎和心肌炎。查了CT和心电图都没问题,但她还是不放心,一直等到门诊结束,追到住院部的病房询问。
北京一家公立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也发现,近一周来的年轻人突然翻倍增加,主动要求拍CT,“都没什么大问题,来看个安心吧。”山西一县城医院影像科医生康键负责根据患者的影像片写报告,他最近单日工作量从50份增加到170份,20%属于年轻人。
护理专业毕业的廖梅最近也变得担忧。转阴一周多,她精神状态恢复还可以,一天内可能还会咳嗽四五次,也没有浓痰,但还是想着这两天去拍个CT。5年前,她曾在广州感染过禽流感,当时24岁,对病痛不那么在意,就算长期有头疼的毛病,也不会太去纠结,实在难受了就吃片止疼药。直到有次发烧,一周退不下去,医生怀疑是肺结核,吓得她赶紧做了一系列检查。虽然最后排除了可能,但她从此变得很小心。
这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就诊的经历,互相推荐排队少的医院。有人建议大家先去附近社区或者二甲医院,“三甲医院太挤,还是把医疗资源更多给重症的患者,我在医院看到特别多濒临生死边缘的人。”
有些求助贴在问该不该去拍CT,一边担心肺部变白、纤维化,一边担心去医院会再次感染新冠。四川的一位大四学生在帖子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疼痛的感受,还画了一张部位示意图。他之前患有肋骨神经疼,但自从感染,疼痛范围扩大了,左胸部经常刺痛,特别是晚上躺下的时候。本来打算等医院不那么紧张了去拍片,但他看了朋友转发的一个关于“医院很多年轻人出现白肺”的聊天记录,不知真假,还是赶紧去了医院。
大四学生的求助贴。平台截图
不住院的肺炎
不过,重庆一家医院心胸外科医生严凯近一周仅接诊过两三位年轻人,都是咳嗽了一两周,怀疑有肺部感染。医院的号还是非常紧张,一周以内的都抢空了,主要是从急诊转过去的老年病患。
严凯接诊的年轻人基本是轻症肺炎,“顶多痰比较浓,卡在嗓子那里就会有时候喘不上气,但其实新冠两周的咳嗽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咳得很厉害,他建议可以吃一些苏黄止咳糖浆、葫芦素胶囊缓解一下症状。
“即使感觉到咽喉痛、咳嗽,也不一定(有肺炎)。”严凯说,因为新冠就会导致咽喉肿痛和咳嗽,如果咳出来的痰多比较浓,才可能有肺炎。“而这个没有什么能预防的办法,有一部分人就算提前吃了抗生素也会感染肺炎,主要还是看每个人自身的免疫力状况。”
据山西影像科医生康键介绍,以前除了外伤和工作体检,很少有年轻人来查胸部CT。在过去一周,康键从影像片子上发现三例“白肺”患者,都是超过70岁的老年人。其中有位81岁的老太太病程发展很快,三天感染面积就从10-20%之间扩大到70%。
在他的接诊情况里,来拍片的年轻人有一半的确肺部有炎症,但相较于老年人感染的范围和面积都很小。有的年轻人影像片上出现“磨玻璃”,也就是炎症渗出液进入到肺部介质里,引起充血水肿。“年轻人的话是可逆的,自身免疫力比较好的情况下,肺慢慢会吸收,吸收完和正常的肺组织是没有区别的。”
据重庆心胸外科医生严凯介绍,“白肺多出现在肺炎重症,几率并不高,只是因为现在感染的基数太大,其实占比可能不到1%。”他解释,白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肺部会产生一种炎性介质,好比肺是一个气球,感染后里面的气慢慢变成水,气球就不能很好地张开——也就是正常呼吸。在CT影像里,气体显示成黑色,血液、水等液体是白色,渗出超过70%就叫“白肺”。
其实正常人的片子都会有白色丝状散布,是肺里的血液循环,只有一片密布都是白色才有可能是渗液,严凯解释。上周,他接诊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咳嗽了两周觉得胸痛,CT显示确实是有一点肺部感染,在医生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住院,但对方觉得这是网上所说的“白肺”,坚持要求住进去输液。
“网上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但胸痛可能是心脏有问题,也可能是肺,他们没有办法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反而会增加恐慌。” 严凯说。关于住院医治,天津呼吸科医生庞博提到,以前没那么饱和,病人想住就可以收,现在需要评估,优先血氧饱和度低于93,且有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或者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病的重症患者。
有位年轻人因感染十多天又反复发烧,在夜里去挂急诊,排到了 200 多号,只能先回家等,第二天早上再去排才被叫到号,查完以后医生建议住院打退烧针,但是没有床位,最后就只能去小诊所打。
两三周以来,庞博负责的住院患者里有十几个“白肺”,占比约四分之一。除了3个四五十岁的挺过来,剩下的老年人都因此去世了。他认为,国内目前的奥密克戎毒株和日本第七波BA.5的症状差不多,多为高热,“从日本的数据来看,年轻人的死亡率不高。”
“太怕死了”
那位患有肋骨神经疼的大四男生,最终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他在去年11月被诊断出焦虑症,常常失眠,阳过后原本疼痛的地方更明显了。后来失眠好些,才不那么疼了。近两周,网传几例未经证实的心肌炎引发猝死消息:“29岁的小伙阳康后爬山晕倒”“一位40多岁的律师转阴几天后踢球突然倒地”……一位网友说,每天看见这些,自己都会想很多。
台州的李蔚CT检查结果也是肺部没有感染,但她的忧虑没有因此终结。隔了两天,她又到医院做了心肌炎的常见血化验和心电图,结果也正常。当晚,李蔚在微信上反复向学医的好友确认,“所以我肯定没有心肌炎对吗?”“我是不是该干嘛干嘛?”即使得到好友再三安抚,李蔚还想着去复查,“我打算1月9日再去,不是说感染之后1-3周内都可能会出现么?”
李蔚和学医朋友的聊天记录。讲述者供图
“其实心肌炎主要是阳的时候没有注意休息,可能还剧烈运动,才会导致这种并发症。”重庆心胸外科医生严凯提醒,阳了之后一个月内,不要进行健身、打球等高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增加心肌炎的几率,但走一段远路,做轻度的有氧瑜伽是可以的。
“太怕死了,真的怕。”李蔚第一次知道心肌炎还是在大三暑假,在校园论坛上看到帖子,18岁女孩因为暴发性心肌炎去世。她发现暴发性心肌炎难以预测,短时间就能致命,发生在不少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同龄人身上。当时她长期熬夜,暴饮暴食,有时会觉得胸闷。那之后,她更觉得心脏很紧很闷,用力才能深呼吸,很快去县医院查了心电图和肌钙蛋白。
虽然结果都显示正常,但从那时候开始,她一直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两年做了30 多次心电图,50 多次肌钙蛋白检查,半年查一次CT。2021年4月,一个近亲突然心肌梗塞去世,李蔚参加完葬礼后总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闷的。到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科,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说没问题,建议去精神科看一下。做了心理测试量表,精神科医生说她是中度焦虑症,那些不适感是由此带来的躯体化反应。
北方一所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师李子璇称,这种害怕得病且反复就诊的现象为“健康焦虑”,从2020年新冠开始后多起来——她在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做咨询师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心跳加快和头晕,担心自己是不是被传染新冠,了解后发现可能是最近熬夜多,睡眠不足导致的。“有一部分人对于不确定的事物容忍度很低,又容易有灾难化的想法,倾向于把事情解读得非常糟糕。”
她建议检查结果正常但还处于焦虑中的人,尽量减少去看唤起焦虑的文章,因为每看一次都是在奖赏自己,固化这个恶性循环。然后从情绪上要认识到自己是在焦虑,而不是已经得了“白肺”或者心肌炎。这样提醒自己,注意力就会转到自己的“焦虑”上面,进而去做点什么转移注意力和安抚情绪。
不过,对于在平静时候都喘不过来气,痰中带血或者痰非常浓的状况,以及有糖尿病、肿瘤或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医生们一致建议应该到医院做检查。天津呼吸科医生庞博说起,有个年轻人在发烧期间没有吃饭,不断出汗,突然倒在地上起不来,到医院就诊的时候钾已经很低了,差点危及生命。“很明显感染人数要比流感大得多,无论轻症还是重症。”
(文中除李子璇外,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