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瓦格纳集团发布了一份公告,称瓦格纳部队已经成功控制了巴赫穆特地区主要的市政大楼,而这意味着俄军已经“从法律意义上”,占领了巴赫穆特。
尽管乌克兰方面,一直在否认巴赫穆特已经失守,但从各方报道来看,对泽连斯基而言,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巴赫穆特战役,持续了大半年之久,几乎成为了整个俄乌战场东线战役的代名词。俄罗斯方面出动瓦格纳军团,与乌军在这里厮杀,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让巴赫穆特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场“绞肉机”。而俄乌双方都十分执着于巴赫穆特这个地方,此地必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甚至可能会决定接下来俄乌战争的走向。
这段时间,为了保住巴赫穆特,泽连斯基不断将兵员填入这里。
有消息称,此前乌军准备在南线开展反攻的大军,都被抽调了相当的兵力,拿去填补巴赫穆特战场,而巴赫穆特最终失守,无疑意味着泽连斯基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了。不仅东线重镇没保住,南线的反攻也被拖了后腿。
这里,还得交代一个背景。
在去年11月份,俄军撤离赫尔松市之后,乌军趁势在南线站住脚,当时泽连斯基甚至提出,一鼓作气拿下克里米亚的口号。那段时间,可谓是俄乌双方士气差距最大的时候,然后之后南线战场却逐步“安静”了下来,反倒是东线的巴赫穆特地区,成为战场焦点。当然,这也不能怪乌克兰人不懂得珍惜机会。
一方面,撤离赫尔松市的俄军,依旧保存着相当的实力,俄军在撤到第聂伯河西岸后,依托地利“坚壁清野”,坚决打防御战,而乌军几次试图渡河进攻,均被打退。在此之后,俄军在南线的主力,就是要以逸待劳,坚守阵地。
另一方面,当时乌军已经出现了装备不足的问题,而北约在那时支援装备力度,明显不如此前。无论是装备交付的拖延,还是进攻型武器的缺乏,都制约了乌军的进攻。
眼看南线迟迟打不开局面,东线又不断告急,那么泽连斯基用南线兵力去填补东线,也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北约是认识到问题所在了,包括豹2坦克这样的武器,也送到了乌克兰。然而,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
另外,当初泽连斯基死磕巴赫穆特,想让其作为一种“战略宣传”,以至于无视了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建议,坚决不肯放弃巴赫穆特,这也说明乌克兰当局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对战场的预判存在局限性。
而且,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泽连斯基。在巴赫穆特前线6万瓦格纳雇佣兵背后,还有5万俄罗斯正规军以及“顿巴斯民兵”,另外俄罗斯还动员了13万预备队,部署东线,准备随时支援前线。
对泽连斯基接下来的考验,还在后面。当然我们重点还要关注,北约之后的一些动向。而他们,可能才是决定这场仗,会打到何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