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洪亮吉:中国的马尔萨斯,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是大清第一硬汉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说起这洪亮吉是个被遗忘之人,也有些小小地不妥,其实他在几个圈子中还是大名鼎鼎的,比如经学、藏书、训诂、方志等,那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尤其是在这人口理论学上,是被称之为中国马尔萨斯的,他这一理论的提出,比老马还早五年呐。而在对新疆风土人情的介绍上,更是开世之先河。

现在清宫戏不少,很多描写清廷的电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现,特别在《嘉庆传奇》中更是大书特书之人,因为他一生的命运,都是紧扣着这嘉庆皇帝起伏不定,但是现在的人们,对他是知之甚少了。

洪亮吉,字君直,号北江,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自幼丧父而刻苦读书,得袁枚等名士赏识。乾隆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后督贵州学政。嘉庆元年回京供职,曾被谪戍伊犁,特赦后归隐,十余年后逝世,时年64岁。

洪亮吉是我佩服的清代少有的几个文人之一,比起纪晓岚一众的圆滑官僚,洪亮吉无论的学识或人品上,不知要甩他们几条街。他品格高古,大义凛然。他“明好恶,别是非”,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敢言别人所不能言。他性情孤傲,居庙堂则为君舍命,处江湖则独善其身,坦坦荡荡地为师为人。

他对自己这种“性格缺陷”也有自知之明,曾对人言:“人孰无病,但自有其真耳!君若后吾死,铭诔当不出君手,幸无失吾真。”就是说,以后在他的墓志铭上,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率真之气,好潇洒!

洪亮吉有大才,这是无庸置疑地,但他的仕途也很是不顺,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一直郁郁不得志。为了谋生,先后在几个地方大员的手下充当幕僚。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科举之路,屡败屡战。终于中了进士,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此时他已经四十五岁了。

嘉庆皇帝刚亲政时,还是雄心勃勃,想大展宏图,他踌躇满志地全力整治吏治,消弭社会动乱,提倡精简节约,蔑视玉石古玩,一反父皇奢华陋习,开大清一代帝王勤俭简朴之先河。

在经历了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的高压统治之后,嘉庆帝决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洪亮吉于是上书万言,直陈当朝利弊,直指当朝官员:“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清史稿》上说洪亮吉“性豪迈,喜论当世事”。他就是个直肠子,有能力,有见解,有想法,但是肚子里藏不住话,喜欢有一说一,直言时弊,从不拐弯。而在此之前嘉庆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时,洪亮吉就曾写了一篇长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结果,文章一出,朝廷哗然。他的言论触及到大员们的利益,“为时所忌”,遭到排挤,没办法,他只好找了个借口辞职回乡。

按照大清规定,以洪亮吉当时的身份是不能直接向皇帝上书的,他仅仅是一个翰林院编修而已,不可能直达上听。但是,他心中的郁垒转结,不吐不快,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他,将其对国家和朝廷的诸多看法,倾注于笔下,通过当时的军机大臣成亲王转呈上听。

洪亮吉的这篇奏折他是抄写了三份,分别让三位近臣转呈,结果其它两位一看这内容,瞬间惊倒,哪敢上呈,那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只有这成亲王感觉说出了自己所不敢言之意,斗胆转呈了。

正是这份奏折,成了洪亮吉人生的转折点,它也被称为嘉庆朝之“洪亮吉大案”,虽然在称呼上有些言过其实,但从中也能看出嘉庆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满朝言路的影响,但真正受到震惊的是嘉庆帝对整个王朝实情的认识。因为,这盖子一旦揭开,嘉庆皇上看到的不仅是大清有几个蛀虫污吏,而是整个大厦的根基在腐烂。

这篇奏折就不细述了,大致内容是说,大清朝现在出现的腐败问题,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很明显了,今天之败坏,已经百倍于十年二十年前了,天下大乱,指日可待。国法对于贪官们已经没有任何的约束作用了,“国法之宽,及诸臣之不守国法,未有如今日之甚者!”

其主要论点直陈时弊,将大清的国是说的太透了,需要洗心革面式的大换血。结果,触动了嘉庆的底线,也就是大清的痛处。嘉庆览奏之后,龙颜大怒,当即将洪亮吉革职拿问,嘉庆深感不严惩不足以消除心中之恨,他决定抓洪亮吉为典型,来个杀一儆百。

于是嘉庆帝就把他打入大牢。不过嘉庆帝也知道洪亮吉是为国家好,所以在下狱的同时,还专门写个条子嘱咐刑部大堂:“此等乃读书之人,体弱,不可用大刑。”为此,洪亮吉痛哭流涕,感恩了一辈子。

廷臣会审,结果是大辟,即杀头。皇帝开恩赦免死罪,流放伊犁。后来还在上谕中加上两句话,一不准他饮酒,二不准他作诗。可见对这个家伙,余恨未消,特意加以难为的。

这洪亮吉真叫个潇洒,虽然大好前程木有了,但他一路诗照作,酒照喝。大清时节,人还厚道,但凡上书言事获罪之人,押送者都比较宽容,比那董超薛霸可是好太多,可能都觉得他还是个好官吧。

洪亮吉把这次发配当作公费旅游了,刚一出嘉峪关,他便作《出关》诗:“半生纵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他一路觅史寻踪,记述边塞风情,以“舆地学者”眼光,写下了《伊犁日记》和《天山客话》两部作品,给后人了解西陲风物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梁启超后来也感叹这两部作品是晚清西北历史地理研究的开端之作。

有趣的是,嘉庆虽然严惩了洪亮吉,却把这篇奏折,置之左右,时常观览。都快成座右铭了,我想,这时的嘉庆其实心中是满满地愧疚,怎么说这洪亮吉也是为君为国,一片赤诚嘛。

更为有趣的是,发配完洪亮吉后,北方大旱,春播无法进行,各地百姓、官员、王公贵族、皇子亲王纷纷出面求上天降雨,无一能成。不得已,嘉庆亲自设坛,祈雨,并且赦免囚犯、开设粥场,依然无雨,嘉庆皇帝心急如焚。于是,他想起洪亮吉来了,看来自己也知道,心里有愧。于是马上下诏,释放洪亮吉回原籍。诏书上讲,洪亮吉所论,的确可以“启沃朕心”。

为表示虔诚,嘉庆帝把为洪亮吉的平反上谕亲自抄写,为了不让眼泪滴到纸上,他咬紧嘴唇,当他写完最后两个字“钦此”时的最后一划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天上电闪雷鸣,一场大雨从天而降。

当天夜里 “甘霖大沛”,这便是著名的“诏下而雨”之由来。这可不是猜想乱说,见于《清史稿》,我只能说信不信由你了,我也只是当个故事听了,但这洪亮吉倒是交了好运,在新疆呆了三个月便被礼送回京了。

回到家里,估计是自我反省了一番,深感无力回天,仕途艰险,遂不问政治,从此,自号为“更生居士”。赋闲在家,潜心学问并以诗书自娱,著作等身,在很多领域都为开先河之举,并主持过安徽的洋川书院和扬州的梅花书院。十余年后辞世。

至于他被誉为中国的马尔萨斯,那是因为他著有《意言》一卷20篇,其中《治平》《生计》最为系统而全面。他根据当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敏锐地看到了人口过快的繁衍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超前提出了“计划生育”命题。

在世界历史上,洪亮吉第一次全面系统提出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增长相适应的观点,比西方的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还要早五年。所以可以说,洪亮吉是真正的近代人口学说的先驱。

纵观洪亮吉这一生,吃亏还是在他过于直率上了,没有把握好一个“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臣子要“善谏”,君主要“纳谏”。所谓“善谏”,是说臣子要善于提意见,在给君主提意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场合时机,否则,搞得君主下不来台,建言者就要遭殃倒霉,还不如不提。

所以,我觉得嘉庆虽然在对洪亮吉的“纳谏”上做得不好,但最终的处理结果还是值得肯定的。明清两代因言获罪者不计其数,特别是那康乾间的文字狱,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甚至被诛九族者多多,洪亮吉还算是幸运的吧。

多说这句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嘉庆是一位宽仁的好皇帝,虽然他现在早已被人遗忘得差不多了,除了那一句“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6种症状提醒你该查血脂了!照着吃悄悄降低你的血脂 下一篇:东阳光弃药追锂押注15亿布局74亿短债悬顶大股东质押率达75%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