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铸晋|从印章与题跋看《鹊华秋色图》
从印章与题跋看《鹊华秋色图》
李铸晋
––
《鹊华秋色图》是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1254-1322)自济南路职位南返后,为友人周密(1232-1298)描绘其祖籍地貌景色之作。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在线,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
▲ 元代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在年代和内容方面,最有价值的一段文献自然是画者的题款和印章,画面上半中部靠左的空白地方,题: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
▲ 元代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题跋
我们若从历史事实去了解这段题字,便可清楚看到画者作画的动机。赵孟頫题款中的“公谨”,就是周密(1232-1298 )的字。周密是宋末元初的著名画家及鉴赏家,是赵孟頫及其父的挚交。
周密的家族虽源于齐,然而他一生却与南方人无异。吴兴是他的第二家乡,南宋首都杭州是他效忠朝廷的所在。周密其时将届五十,他眼见这两地为蒙古军占领,为表忠于南宋,他退隐不出,埋头于艺术文学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年轻一辈的赵孟頫受诏仕元。在这幅画作成的前十年,他有机会游历北方,而周密却没有这种机缘。
1295年当他重回南方一游时,一定对周密叙述他在其祖居地所见所闻的事迹;且作为一种表示,特为周密画成这幅《鹊华秋色图》,使其对齐地有一个印象。大概由于这缘故,周密以“华不注山人”为其别号之一。
据题款所云,《鹊华秋色图》并非成于济南,而是赵孟頫在其浙江本土依记忆画成的。画者之所以把两山后面全部的背景略去,用意是把主要的母题局限于前面的沼泽地。从地图上可见,鹊、华两山相距甚远,但赵孟頫有意把它们拉到一块,好像和观画者距离相等似的。就印章、题跋来说,《鹊华秋色图》在中国画史上可说是装潢得最丰富的了。就现存的画迹来看,除了题款的部分和拖尾的跋外,最主要的空白地方布满了爱好艺术的乾隆皇帝的御玺和跋。
对于只注重画中品质的美学家,这种遍盖印章和满题画跋的趣味颇为掩盖了这件作品本身的精粹。然而美术史家则只注重与这幅画有关的各种资料,对他们来说,这些印章和序跋,在提供历史方面,大有作用。
我们在这些资料中,确可知悉《鹊华秋色图》自赵孟頫画成之日直到今天,其间差不多连续不断的来踪去迹。从表面的证据看,这幅画的装裱显出这件作品历史上重要的一面。画面是装裱在两幅同样的织锦中间。织锦和纸相连之处有若干印记。
这些印章大部分属于16 世纪的收藏家项元汴(1525-1590)。其中一个属于文徴明的长子文彭(1498-1573),余下几个则是纳兰性德(1655-1685)及其他后来的鉴赏家。除了这些清楚的印章外,还有几个虽是剥落模糊,但仍隐若可辨。
有趣的是在这些褪了色的印中,有些只可见到一部分,不是在纸上的部分,便是在丝绢上的那半,其中有些是项元汴的印。这些都显示出这幅画最后一次装裱是出自项元汴之手,其时文彭很可能仍在世,因此这画末次装裱的年份,不会晚于1573 年,即文彭的卒年。
画迹引首的大字标题是18 世纪乾隆皇帝的御笔。由于最后一次装裱是在16 世纪,其时的画主项元汴必已把题画的地方留空。画题书在另一片纸上,这片纸与画面被一段淡蓝色的织锦(称为“隔水”)分开。在这段丝织和画面上,聚集了很多印记,从最早期画者的私印,到最末期宣统皇帝(1909-1911在位)的御玺都齐备,还有前揭赵孟頫的题识和乾隆皇帝(1736-1795在位)的跋语数者。
元代
挚友传观继画面之后,虽然紧接着是董其昌写在左侧那段隔水上的题跋,但时代较其尤早的跋语则悉书于另一张裱附于这段织锦之后的纸上。这些跋中,以杨载所题的为最早。
杨载(1271-1323)是赵孟頫的挚友,其声名地位亦是赵孟頫一手提拔而致。他学问渊博,著作亦多,唯前半生四十年间,其才华一直只为南方的友济辈所知。赵孟頫早年发现了他的才干,其后终于使他在燕京朝廷中扬名。君锡这个号虽可能是周密的名字之一,但在他的字号中却未见记载,而崇古斋亦非其书斋的名称。所以这段跋语可能显示画成后二年间,已由此画原主周密转送给一个名为君锡的人。且周密卒于翌年(1298),故或因年迈转赠他人。
杨载时年27,既是后者的挚友,大概在书法及鉴赏上亦颇负盛名,故其友恳之题跋一则。这三人年龄虽有别,但大约都属同道中人。他们这群文人,在元人歧视南人的压迫下,不得不蛰居于当时仍是南方士人集中地的杭州,以书画等艺遣闲自娱。其后或许再过十余年之久,杨载才得赵孟頫推荐上京入朝。
根据年份,其次是范杼(1272-1330)成于1329 年的跋,文意大致相同。范杼是南方学者,和赵孟頫一样,曾在燕京的翰林院作官,亦曾在中国南方任行政官之职。他写道:赵公子昂,书法晋,画师唐,为一代之冠,荣际于五朝。人得其片楮,亦夸以为荣者。非贵其名,而以其实也。今观此卷,殊胜于别作,仲弘所谓公之得意者信矣。
一如前一段跋语,文中并没有道出范杼是这幅画迹的物主。这是由于元代的鉴赏家一般都不喜在画上盖印以示己物,他们对隽永的书法和题跋更感兴趣。范杼在其名款上,加盖一个刻有“德机”(其号)的圆印。这时期唯一有关画主的迹象可说是画迹左下角欧阳玄的印。欧阳玄(1283-1357)原籍江西,是位文人,亦曾任高官。和前两位作者不同,他并无作跋。
虞集(1272-1348)大概曾为赵孟頫另一幅画题跋,而明代的鉴赏家钱溥(1408-1488)把它抄到《鹊华秋色图》中,作为跋语。虞集是元代中叶名重一时的文人,亦任高官,与赵孟頫为知交,对后者的作品最为激赏。跋文原本日期是1344年。虞氏谓:吴兴公蚤岁戏墨,深得物外山水笔意。虽一木一石,种种异于人者。且风尚古俊,脱去凡迹。政如王谢子弟,倒冠岸帻,与天下公子斗举止也。百世后可为一代规式。士大夫当共宝秘之。
元代的作者和画家在他们所题的这些跋中,似乎都从赵孟頫和周密二人的关系着眼,作为了解这幅画迹含义的入手方法。由于二人在元初都同享盛名,故这幅画迹必曾被当时的鉴赏家传观过,视为一帧珍贵的作品。
明代
其昌激赏这幅画迹在明代前半期的历史不甚详确,但从16 世纪以后,却记载分明。明代最早的跋是由松江知名文人,曾中进土的钱溥写的。文中指出他从友人之请,代抄上揭虞集的跋在这幅画上。钱溥这篇跋的日期为1446 年,于此可证赵孟頫这幅画迹,就是在院体和浙派最盛行的时期,仍为世人所欣赏。
16世纪,据传1557 年,文璧已届88 高龄,逝世前两年曾摹写《鹊华秋色图》。这幅摹本似间参己意,据董其昌在文璧画卷上题字,谓后者“拟其(赵孟頫)意,杂以赵令穰”。再者,文壁的画卷是绢本,比赵孟頫的长三分之一。《鹊华秋色图》可能曾为文璧所藏,不过画卷上并无印记可证这种关联。
然而画上却有文璧长子文彭(1498-1573)的印章。王世懋(1536-1588)和王世贞(1526-1590)两兄弟是名重一时的鉴赏家。王世懋曾中进士,任高官,工书法,善鉴赏,然其名气反为其兄王世贞所掩盖。王氏可能比第二位收藏家先藏这幅画迹,但王氏兄弟在画上却没有系印。王家与文家同为江南士大夫的名门望族,这两家既互相传看对方的藏画,交情必很深厚。
另一位则是人所共知的藏画家项元汴(1525-1590),他和文家大概有很深的交谊,他是最先盖上十多个私印的第一人。在这幅画上,他把大部分的印盖在画面空白处,其他则散布在纸和织锦相接的地方;其用意是要表明这幅画最后一次装裱时仍属其藏品,画卷右下角的“其”字,亦是项氏藏画编号的标记。这幅画之所以成为名迹,董其昌(1555-1636)的激赏也是个主要原因。董氏且在画上题跋,共有五则。
第一则书在紧接画面左旁的隔水上,记于1602 年除夕之日,自谓1582 年在项元汴家首次得见此图。
余二十年前,见此图于嘉兴项氏,以为文敏一生得意笔,不减伯时《莲社图》。每往来于怀。今年长至日,项晦伯以扁舟访余,携此卷示余。则莲社图已先在案上,互相展视,咄咄叹赏。晦伯曰:不可使延津之剑久判雌雄。遂属余藏之戏鸿阁。其昌记。壬寅除夕。
不过,董其昌1605 年的跋才是最重要的:
吴兴此图,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故曰师法舍短,亦如书家,以肖似古人不能变体为书奴也。万历三十三年日晒画武昌公廨题,其昌。
是则记于范杼跋语后,而两跋同书一纸。从这里可见董其昌对赵孟頫重要性的重视。
另一段1629 年的跋语显示出他再次得见这幅画迹。由于他在文中提及一个名叫惠生的人,并展示此图给他观赏,所以这个名字可能是指项家中的另一成员。翌年,也是惠生求他把张雨的诗抄在画上,以此为跋。
继这首诗跋之后,董其昌另题一跋:
弁阳老人,在晚宋时,以博雅名。其《烟云过眼录》,皆在贾秋壑收藏诸珍图名画中鉴定。入胜国初,子昂从之,得见闻唐宋风流,与钱舜举同称耆旧。盖书画学必有师友渊源。湖州一派,真画学所宗也。
这位明代鉴赏家虽对这幅画爱之不已,但他除了或曾从惠生处借阅外,似乎从未能把这幅画收为藏品。但无论如何董其昌显然有机会仔细观摩此图,故最深知其历史性的价值。
根据其中一些印章考证,此后这幅画大概落在山东胶州的张姓人家中,张若麒许是张家收藏《鹊华秋色图》的第一人。张氏在晚明时曾举进士,当时民变四起,1644 年且引致满洲人得以入据中国;张氏亦有参与其事。他或许就是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局中,偶然得获此图。他卒于1655年,在前一段跋还未书成之前。然而张家与这幅画最有关联的是张应甲(号先三)。张应甲定必是张若麒之子,其印记在画上亦可数见。1663年,他对名鉴赏家吴其贞展示此图,吴氏后将此事记下。
曹溶(1613-1685)在仕途上的际遇,和张若麒并无大差别。然而在山东并未寄存多久,这幅画很快又落入他人手中。第一个是非常著名的收藏家宋荦(1634-1713),他以鉴赏家的身份在许多画迹上盖了不少印章,故名于世。然而《鹊华秋色图》上却无任何宋荦的印记。
清代
献归御府不久,画卷辗转为康熙朝中一名满族宰相,后再传与其子纳兰性德(1655-1685)。
纳兰性德虽然早逝但曾擢进士,不但仕途得意,而且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他和项元汴的趣味相同,只在画上散置印记,而不题跋。从他那里,这幅画大概落入著名的鉴赏家梁清标(1620-1692)之手。也许梁氏与康熙皇帝交谊甚笃,遂将此图献归御府收藏。
以善画人像名于康熙一朝的禹之鼎(1647-1705),在《鹊华秋色图》仍为梁清标所藏时,或已入御府以后,作了一帧临本。而其时著有数册有趣目录的名鉴赏家高士奇,亦曾题跋,叙述这幅画的历史。18 世纪有名的画家高凤翰(1683-1747)也作了一首诗,重述这段史实。
由于乾隆皇帝对这幅画特别有兴趣,故这幅画的历史并没有因入御府而中止。他以大字在画上标出画题,系以无数的御印,而且跋题凡九则,把画面和题跋部分的空白地方都差不多填满了。根据这些跋,我们知道乾隆在1748 年巡狩山东,目观鹊华二山,因而忆起赵孟頫这幅画迹。他对此地景色和赵孟頫的画艺非常叹赏,即命侍从飞骑往北京御府,取来画卷;遂能以画迹和眼前的风景互加印证。
他发现二者同样雄伟壮观。在比较中,他修正了赵孟頫的一点错误。在其自题中,赵氏谓鹊山在华不注山以东,但两相对证之下,乾隆却发现鹊山在华不注山以西。这段小插曲以后,加上乾隆对此图珍爱,和各画家所制的临本等,其时一定使《鹊华秋色图》在画家和鉴赏家的圈子里,成为一段传奇。
本文出自李铸晋《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三联书店,2008年
李铸晋|(1920-2014),广东从化人,194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外语系并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1949年于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获得英文硕士学位,1955年在该校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艺术中的五种意识:有关欧洲北部艺术发展的分析》(The five senses in art : an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Europe)。1966年,堪萨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ansas)聘其任讲座教授。在任教期间,李铸晋将中国艺术引入到艺术史课程,并使该校成为美国东亚艺术研究的主要中心。1978年,李铸晋被任命为第一位朱迪思·哈里斯·墨菲(Judith Harris Murphy)讲座艺术史教授。1990年退休。任教期间,李铸晋先后指导了28位博士和50位硕士研究生,出版了19本书和目录。堪萨斯大学捐赠协会为纪念李铸晋的贡献设置了中国艺术研究生李铸晋奖。其代表作有《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中国绘画中的社会及经济因素》等。
主 编:刘 彭
合作邮箱:luyangshuo@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