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啸:我与天同的第一个十年|天同故事
今年是天同律师事务所建所20周年,而从2012年到今年,也是我与天同相知相遇的第一个十年。这十年来,我经历了从南京到北京,再回到南京又到上海的工作历程,这也恰好是天同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调整战略和拥抱未来的过程。
2012年是我第一次与天同相知的时刻,那年是我进入律师行业的第6年,在职业生涯上似乎提前遭遇了七年之痒。跟很多年轻律师一样,我终日奔波于客户、法院和办公室之间,看似忙碌却始终找不到方向感,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发展。专业化、精品化这些脑海里的想法终究被日常的琐事淡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习动力也在日渐消退。那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举办了一个民商事争议解决培训班,我抱着开开眼界的想法报名参加了。在北京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两位天同的合伙人——蒋勇和陈耀权,当时他们是作为课程讲师,分别做了两个半天的授课。而正是这次讲课让我深深的记住了天同。蒋律讲的民商事争议案件质量及团队管理技巧,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我第一次感觉到,诉讼业务的专业化方向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可以落在实处的,是可以通过行动实现的目标。其实在当年,诉讼业务在律师行业中确实还是一个不那么“高端”的业务,我身边同行们几乎都以做非诉业务为荣。而天同在当时是一股清流,不仅敢于只做诉讼业务,而且把诉讼业务做到了极致程度,还把很多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分享给律师同行,这让我对天同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自那时起,我开始主动关注天同和了解天同,经常参加一些天同举行的活动,包括一些集训营和培训课程。那两年也是蒋律师在全国各地律协讲课最多的两年,我经常能在微博上看到他全国到处飞的消息。原本以为自己对蒋律这样的业界大佬只有仰望的机会,没想到的是蒋律对年轻律师的态度非常友善,乐于交流。在2012年到2013年两年时间里,我在南京、上海等好几个活动场合遇到蒋律,从一开始敬而远之到后来相谈甚欢,让我更加感觉天同和蒋律的魅力所在。那时候蒋律就特爱熬夜,记得在南京一次活动上,跟南京本地的律师同行在秦淮河边相谈甚欢,一直到了十二点之后商家打烊,蒋律还兴致勃勃跟大家交流律所管理和律师发展的话题。我当时拼命的记录着他讲的内容,畅想着按照天同的模式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却还不知道我与天同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2013年11月,在天同四合院里举行了一个庭审课程,作为天同铁粉的我早早报名参加。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上课是在南湾子胡同16号的天同创新工场里,全体学员参观了南湾子3号四合院和10号小楼,感叹天同办公室环境的特别之处,尤其是精巧的四合院让我们叹为观止。课程最后的活动是一场模拟法庭,在开完庭之后,蒋律单独约我到北房茶室,问我有没有考虑过加入天同,来北京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我一开始是有点懵的,虽然我是天同的铁粉,也非常向往天同的环境,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外地律师,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自己到北京来工作,更不用说到天同这样的高端律所。
课程结束那天晚上刚好是北京大降温,我却穿着秋装在王府井大街上来回徘徊了好久思考蒋律的邀请,心里既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毕竟“北漂”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律师“北漂”是很需要勇气的,还要考虑家庭的因素等等。回到南京后,我思索了好久,终于下决心接受蒋律的邀约加入天同工作。2014年2月7日,农历大年初七,京城降下鹅毛大雪,我乘坐的高铁因天气晚点,直到深夜才到达。我乘坐4号线到西单下车,但街上早已无车可打。于是我拖着行李沿长安街从西单走到南河沿大街,虽然是在严寒中,我的心却是火热的,因为我即将开始迎接一段新的人生经历。第二天一早,我首次以天同员工身份迈入四合院的大门,开启在天同的职业生涯。
如今我在天同已经是第9个年头,从入职时候的资深辅庭律师一步步到出庭律师再到合伙人,从北京总部到南京办公室再到现在的上海办公室。可以说我和天同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在这十年里,我从局外人变成天同人,从天同新人变成天同“老人”,对于天同的感受和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入和变化的。在我看来,天同有几个“秘诀”是让自身能够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第一是年轻与朝气。天同律师的平均年龄不高,我进天同的时候都已经算是老律师了。当然年轻的不仅仅是年龄,而是心态。天同的小伙伴们非常有朝气和活力,连蒋律在内都是非常乐于思考、乐于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天同虽然有职级制度,但是在专业问题上没有所谓层级划分,无论是实习生还是资深律师,在专业问题上的发言权是平等的,是可以互相辩论的。我们在天同经常为了专业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年轻律师也会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对合伙人或者高年级律师观点的反对意见。这为培养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环境,能够让年轻律师保持思考的动力和活力,在这种观点的碰撞中互相学习,使得我们的专业方案更全面更完善。
第二是专业和极致。天同对于专业和极致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无论什么样的案子,大家都会准备到开庭最后一刻。大家经常思考的就是再想想有没有可打的点?再考虑下怎么表述更好?一篇文件,一张可视化图表改上几稿,十几稿都是家常便饭,连蒋律都是以身作则的榜样。天同诉讼圈“每周蒋讲”栏目的文章,都是他一字一句改动了很多遍才定稿。2019年底我和蒋律师在南京参加一个九民纪要的巡讲活动,他空闲时候拉着我翻着他的PPT一页页修改各种表述,要我给出意见看看讲的时候效果会不会更好。虽然说诉讼业务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业务,但是天同对于民商法基础理论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的。不仅在招聘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应聘者的理论功底,在工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民商法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更新。今年上半年,我们上海办公室就针对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举行了专题内训,重点不是条文本身的应用情景,而是条文背后的理论基础。最近合同编司法解释出来后,我们各地办公室也分别做了专题讨论,很多意见非常有理论深度。而这些理论基础又反过来帮助我们在个案中进行更多维度的思考。
第三就是开放与分享。这一点我从一个被开放的对象到开放者,体验的尤为深刻。加入天同之前我参加过很多次天同的开放日活动,也听过很多次蒋律的讲课,但是身边也有很多同行觉得这只是天同的宣传。但是我加入天同之后亲身参与到团队办案,律所管理等事务的时候,才发现天同的开放是真实的、彻底的、完全的。例如模拟法庭的准备工作,我们的模拟法庭准备的全过程都向同行公开过,也通过各种集训营和培训课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再比如很多同行关注的民商事办案标准流程,天同自己研发的“天工”办案系统就是按照标准流程作为蓝本进行设计的,我从团队成员到团队负责人再到合伙人,角色虽然有变化,但是日常办案流程从来没有大的改变,完全是以标准流程作为基础的。包括我主持的天同诉讼圈栏目“办案手记”,每一篇文章都是年轻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总结的实操经验,这样的分享程度和广度是前所未见的。
以上说了那么多,还是回到我最初对天同的印象,就是天同让我确信了在诉讼业务是可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的。而我在十年里从认识天同到加入天同的过程,更加印证了我对天同的印象是正确的。这十年来,天同不间断开放分享的许多内容,正在慢慢影响着新一代年轻的诉讼律师的成长,从十年前还是稀罕物的可视化、大数据,到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年轻诉讼律师的标配技能。这其中固然有时代进步和数字化浪潮的因素,而天同也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为此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与天同的第一个十年到来之际,恰好也是大变局来临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这几年律师行业和诉讼业务的各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天同在拥抱这些变化的同时,仍然会坚守建所20年来的初心使命,坚守全体天同人共同维护的价值观。相信我与天同的下一个十年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