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关于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的改进建议
天然气输气行业作为天然气产业链中的中游环节, 其生产特点为野外作业量大, 安全隐患多。本文拟根据输气一线具体生产特点, 就提高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适用性、协调性、舒适性、针对性和经济性,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 前言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既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支柱产业, 依据国家标准制定了相应的个体防 护装备配备行业标准, 而其中的天然气输气行业, 作为天然气从气源勘探开发至终端用户使用产业 链中的中游环节, 其生产特点为野外作业量大、安全隐患多。本文拟针对输气一线具体生产特点, 对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提出具体改进建 议, 以期提高输气行业的劳动防护水平, 更好地 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确保安全生产。
2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相关标准
近年来, 我国关于个体防护装备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据不完全统计, 石油天然气行业选用个体防护装备主要依据标准, 分为国家标准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两个层面 (两类)。分别为:
2.1 国家标准
个体防护装备有关国家标准有:
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31421-2015 《防静电工作帽》、
GB/T 30041-2013 《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
GB/T3609.1-2008 《职业眼面部防护》、
GB/T 12014-2009 《防静电服》
2.2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Q/SY 178-2009 《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配备规定》
Q/SH 0096-2007 《油田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 用品管理及配备要求》
3 天然气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现状
3.1 天然气输气行业简介
天然气产业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大部分, 从气源勘探开发至终端用户使用基本经历“采气、净气、输气、储气、配气”五大环节。天然气输气行业处在中游部分, 承担输气、储气任务, 一般由长输管道、输气场站、阀室和线路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 其生产运行特点为点多、 线长、面广、高压、高危。各企业输气人员负责上述设施的运行操作和维护保养, 主要职责为输 气值班和维护检修, 但要求这两项工作分时进行。其中输气值班又分为场站内的巡检操作和场站外的管道巡护两类。在输气生产过程中, 员工可能受到粉尘、噪声、辐射等危害因素的威胁, 引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3.2 天然气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现状
目前, 我国在役天然气管道为 4.85万公里,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公司控 制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占总量的70%以上。因此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基本执行三大集团公司相应的企业标准, 及《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配备规定》、《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和《油田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要求》。各企业遵照上述规定, 以从业人员个人为基本单位, 即按照配置到人的原则进行统一的配发。但上述三个标准均为指导性
文件, 更多地将中游输气行业纳入上游勘探开发之中加以考虑, 针对输气行业生产作业特点的具体措施仍有改进的空间, 导致所配发的个体防护装备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不强。
4 天然气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改进建议
4.1 天然气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改进要求
输气场所的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是选择个体 防护装备的首要依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目的是为输气安全,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应便于现场作业, 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并应与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相互 匹配协调, 同时还应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 输气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 应具有适用性、协调性、舒适性、针对性和经济性的特征。
4.1.1 适用性输气人员既要负责各类场站的生产运行, 又要对长输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线路巡检时更应侧重满足防晒、防雨、防滑等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的功能需求, 标识应醒目。在提供有效保护的同时, 所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应不影响各类输气作业的进行, 避免过度保护。
4.1.2 协调性需要对多个危害因素或多个身体部位进行防护
时, 应考虑不同装备佩戴时的匹配性, 不应防碍其他防护装备的佩戴, 可通过集成组合方式解决。如在佩戴耳罩进行听力防护时, 不应影响头部护品的佩戴, 为此可考虑组合一体的带护听器式安全帽。
4.1.3 舒适性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提倡防护装备的“人性化”设计, 避免因佩戴不舒适导致佩戴者不按正确方式使用, 从而降低防护作用。
4.1.4 针对性
输气人员分时进行场站巡检和维护检修时, 需佩戴不同的防护装备。在进行维护检修时, 应更多考虑护品的抗油、防水性; 在进行输气巡检时, 因主要是对场站生产设施运行状态的巡视检查及工艺操作, 员工所穿戴的个体防护用品宜较为轻便。
4.1.5 经济性
为避免护品配置过于繁琐, 可以考虑将听力、眼面部、呼吸等部位的防护装备按“配置到站”的模式进行配备。
4.2天然气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的改进建议
天然气因其清洁、高效、经济的绿色能源特
被誉为“蓝金”。因此建议将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的颜色基调确定为蓝色。
根据防护部位不同, 将个体防护分为头部、眼面、听力、呼吸、躯干、手部、足部、坠落等8个类别, 针对这8个部位在输气现场可能受到的伤害进行分析, 分别提出改进建议。
4.2.1 头部防护
头部防护装备主要为安全帽、工作帽及防护头 罩等。通常输气人员在进行维检修作业时佩戴安全帽, 在输气值班时主要佩戴防静电工作帽。建议在安全帽内增加可拆卸衬帽, 增强保暖作用, 以适应管道巡护野外作业的特性; 建议在防静电工作帽两端增加可拆卸的遮阳罩, 以增强防晒作用。输气生产通常是 24 小时不间断进行, 因此夜间抢修不可避免, 建议以站为单位, 配发带头灯安全帽。
4.2.2 眼面部防护
为提高输气效率, 满足各类下游用户的用气需求, 长输管道及场站基本处于高压运行模式。为防止高压泄漏, 无论是在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投产、运行管理等方面, 均采取了较为完善可靠的防范措施。场站生产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 天然气泄漏, 通过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报警、ESD紧急停车系统联锁启动切断气源直至放空降压操作, 均可有效防止输气人员受到泄漏天然气、飞溅物、机械活动零件等冲击伤害。所以, 虽然目前在进行日常值班时, 输气人员一般不佩戴护目 镜, 但在进行维检修作业时, 输气人员眼部受到冲击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 应选用有侧罩护目镜。建议以站为单位进行配发, 并应考虑增加适合近 视等特殊需求佩戴的类型。
4.2.3 听力防护
输气场站均设置有发电机组、各类机泵、部分场站还有压缩机组, 节流降压产生的噪声则是输气时产生的主要噪声之一, 尤其是在冬季高峰运行时, 输气量较大的场站, 场界内噪音甚至高达80dB, 因此必须采取听力防护措施。目前, 场站内选取的听力防护装备主要有耳塞和耳罩两大类。
两者各具优缺点: 耳塞式护听器佩戴方便、舒适性较强, 但常因滑动或插入位置的不正确影响防护效果; 耳罩式护听器佩戴方法简单、佩戴时不易滑动, 其防护效果优于耳塞式, 但长时间佩戴, 因头部受挤压而引起舒适性降低。建议一方面从提高防护效果考虑增加耳塞耳罩组合式护听器,另一方面考虑护听器与其他头部防护设备的兼容性, 按站配发组合一体式带护听器式安全帽。
4.2.4 手部防护
输气人员现用的手部防护装备主要是分指式防
静电手套。因普通防静电手套不具备防水抗油性, 在实际维检修作业时, 许多员工会脱下手套进行相应的清洁、润滑、防腐工作, 反而起不到对手部的有效防护作用。建议考虑工作中用防静电手套增加防寒保暖功能以用于场站巡检、管道巡护。而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时, 则应考虑选用专门的化学品防护手套。同时, 建议按站配发绝缘手套, 以供操作供配电设施时戴用。
4.2.5 躯干防护
在躯干防护方面, 配发了较为齐全的各类防护服, 用于不同季节、 不同作业时穿戴, 如防静电服、抗油拒水防护服等。建议强化夏装的防紫外线功能, 冬装应制做成带保暖内衬的活里活面防护服, 既方便拆洗又不影响保暖性。
4.2.6 足部防护
输气人员足部防护鞋主要具有防静电、防挤压、防砸、防滑等功能, 在野外巡护时略显笨重。建议用于管道巡护的防护鞋弱化上述功能, 更加注重其透气、 防水和减震性。
4.2.7 坠落防护
根据 《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 第 4.1.1 条规定: 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2m及2m以上, 有发生坠落危险场所作业, 对个人进行坠落防护时, 应使用坠落悬挂安全带或区域限制安全带。但输气设备基本不会超过这一高度, 日常值班通常不需要考虑坠落防护, 但在对分离除尘器、压缩机等设备进行维检修作业时, 则需采取必要的防坠落保护措施。因此, 建议以站为单位配发安全带、 安全绳。
4.2.8 呼吸防护
除压缩机外, 其余输气装置均为露天设置,天然气微量泄漏较易扩散。目前, 针对大量泄漏采取了较为完善可靠的防范措施, 因此值班巡检巡护时, 不需配备呼吸防护设备。但在执行应急抢险任务时, 应视险情的具体情况, 佩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建议以站为单位配发防毒面具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输气行业个体防护装备改进措施建议, 见表 1。
5 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 需在前期配备环节中进行认真比对,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使用培训, 避免出现使用不当或配而不戴;
(2) 应根据生产、环境特点被动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 并从工艺运行的优化、 设备选型的改进、生产的本质安全等方面, 主动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根本性改善;
(3)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个体防护装 备配备的监督管理力度并采取强制性措施督促执行。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作为劳动安全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贯穿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来源:LNG分享汇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