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相:在四川构建一个全清洁化的能源供给体系
■ 从鲁宗相办公室的落地窗望出去,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兴隆湖。再往前看,是伫立在一片小山坡上的天府新区规划馆和城市天际线。
■ 距离正式任命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不过短短7个月时间,但鲁宗相与成都的情缘,远在数年之前。
■ 2015年,在四川天府新区的盛邀下,鲁宗相与时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现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教授一同来蓉,站在湖对面的规划馆择定了研究院地址,并于翌年正式落地。来蓉5年,城市,逐渐从挂在墙上的平面图纸“长”成,首批入驻兴隆湖畔的研究院,在“双碳”战略下,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岁末年初,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鲁宗相自豪地给记者展示了过去一年来研究院的发展成果:
核心成员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近400人,获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竞争性科研经费首次达2亿以上,实际到账收入破1.5亿,同比翻了一倍;在“双碳”战略支撑下,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实现升级,一些全新的应用场景也在成都这座公园城市里实现落地应用。
■ “很有成就感”,但,还远远不够。以“碳中和”为发展主题,他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在四川,构建一个全清洁化的能源供给体系。成都,将是实现这个宏伟愿景的关键一站。
为成都成体系地引进更多高端人才
从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个是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一个是以成都为中心,在四川进行能源互联网创新实践。
从去年5月开始,鲁宗相的生活,就在两个角色转换中前进:他在北京、成都两地来回飞行,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角色使命。
除了教书育人、布局产业,平日里,鲁宗相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向全国各地的科研团队,热情推荐成都。
他最喜欢讲的一个成都故事,总是与3000年文化底蕴、双机场、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公园城市,以及产业环境这些关键词组息息相关。也是这样一个故事,让研究院从建院伊始到现在,共引进了44个科研团队。除了“清华系”,其中,还有10%的团队来自全国各地。
当然,单靠宜人的环境,留住人才还远远不够。就在采访当天上午,鲁宗相带着研究院团队,和成都市科技局就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他希望未来依托研究院,和成都市科技局联动,打造大型活动、项目,为成都,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在他的想象中,未来,这些团队,或许能起到聚合效应,在成都诞生百亿量级的潜力产业。
学科方向、科研项目拓展升级 深度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
人才之外,2022年,研究院的学科方向也将进行拓展升级。
2016年,结合四川清洁能源禀赋优越、能源战略地位显著、清洁能源规模外送三大地域特点,清华大学依托电机系在成都设立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这也是其在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派出院。5年发展里,除了电气工程学科,水利、水电、热能、化工等学科也纷纷来到了成都。
“我们希望将研究院做成清华大学在西南地区的窗口。”他说,未来,清华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希望来西南地区落地的,研究院也将进行承接,并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一些行动也正在付诸实践。比如,研究院正在筹备第五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他相信,届时,能源电力之外,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更加契合成都产业发展的专业学科,也将在成都看到新的机会。
“我们也将更加注重国家重大技术需求、四川的重大实地落地需求,去有组织地进行研发活动,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更重大的科研项目中,酝酿大成果,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他举例说,去年,研究院达2亿以上的竞争性科研经费来自总共203个项目。在他的设想里,如果在同等量级的资金中,将项目数量压缩数倍,那么,其体量和带来的关联效应,将远不是前者所能比拟的。
2021年12月23日,聚焦解决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也是该实验室的背后支撑者之一。
在鲁宗相看来,未来社会对科研的需求将更加错综复杂,因此,科研也需要从“轻资产”逐渐转为“重资产”运行。能提供重大工程试验条件的大型实验室就是路径之一。他透露,研究院将投入三个方向的科研力量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聚焦国家层面政策咨询以及地方政治资源的智库支撑;在“碳中和”目标上引入能源数字化技术;以及氢能。
在氢能领域,基于研究院当前的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目前参与制定的氢能相关标准,今年,研究院有望在氢能方面基本建起研发和实验能力体系。
在四川构建一个全清洁化的能源供给体系
对于“碳中和”,鲁宗相也有自己的理解。多种能源的互联互通,以及数字化赋能,是他提到的关键词。
从真正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四川本身就具备清洁电力的资源禀赋,未来,风电、光伏等产业一旦发展成熟,那么,“四川将是最有技术条件去实现全清洁化供给系统的地区”。也就是说,未来,即便离开煤电,四川也可以实现所有电力系统供给。
在四川构建一个全清洁化的能源供给体系,也是研究院的未来愿景。“未来五年,‘碳中和’会赋予能源互联网一个全新的含义,即如何拓展能源内涵,探索应用边界。”目前,研究院在“碳中和”领域的探索,已在全国各地实现落地。聚焦到成都,今年还有更多低碳场景可以期待。
比如,在兴隆湖的独角兽岛,研究院承接了全岛的综合能源体系构建,从建筑到交通,进行一场低碳的探索实践。结合成都大运会,研究院正在对五星级酒店的节能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布局零碳概念的酒店生活场景。同时,在度假村,以公园城市和绿色低碳为概念,计划打造一个综合性的低碳终端能源利用场景。届时,全世界的人,都将在成都感受这座公园城市的低碳实践。
此外,在实现“首台/套”之后,研究院也在探索产业化。比如,基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直流研究中心此前的IGCT元件研发成果,未来,研究院也希望将生产线落地成都,同时吸引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来蓉,共同建圈强链。
2022,“当打之年”
科研之外,谈到成都,鲁宗相的语调也变得诙谐起来。
他记得,6年前第一次来兴隆湖畔选址时,周围是荒地,楼没建起来,路也没通。择定地址后,三天时间清华大学的牌子就挂到了沙盘上。
刚来成都第一年,办公,就在临时搭建的集装箱铁皮房里。楼建起来了,研究院也参与了楼宇装修。“成都是一个奇妙的城市。”他说。5年来,在成都,研究院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科研环境氛围。
目前,研究院300多名核心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科研工作节奏紧张,但工作之余,依然可以去感受成都的慢生活。在他眼中,正是成都慢文化的底蕴,加上清华大学的元素特色,共同造就了研究院的年轻与活力。
鲁宗相的祖籍是重庆,对于四川,他也有别样的情愫。今年,他就48岁了,既是“本命年”,他也将其视为“当打之年”。这个想法,始于“碳中和”战略。“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而这一机遇,将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将是一个庞大的命题。如何乘势而上,如何在“赶考之路”上答好题,他还有更多想法。
让他目标更加明晰坚定的又一底气,还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他期待着,看到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那天。他也坚信,成都,研究院,也将是这一历史命题的积极贡献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