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圣狮村新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红色网格·善治力量①
编者按
在11月18日召开的中山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来了三位特殊的参会者——他们来自中山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走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室,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讲做法、谈体会、说问题,这在中山尚属首次。去年以来,中山谋划推进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作,建立健全“4+N”网格架构,设置四级网格和微网格2.9万个,发动5.6万人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带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支援基层超660万人次,实现了“网格要覆盖中山每寸土地每个人”的要求。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红色网格·善治力量”系列报道,走进中山网格化治理现场,探索中山基层治理新实践。
南方+ 朱晓宇 制图
11月中旬,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已有一些凉意,蜿蜒穿过村庄的狮滘河旁,施工队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河边改造工程,未来这里将建设长约500米的廊道,建成后将永久性改变圣狮村数十年来人车争道的局面,形成“车走车道,人走廊道”的美好画面。
在圣狮村,人车争道的问题存在已久,宽约6米的海傍街,从村口到村委会这段短短几百米的路,既要承受所有进出村的机动车通行,也经常有老人接送孩子从路上走过,每次走过都要加倍小心。
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留意到这个情况。他“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这个机会来了。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启动后,圣狮村党委决定趁着水体整治的机会在狮滘河旁建一条供行人用的廊道,面对建设中出现的20余户村居拆迁问题,让陈嘉庆没想到的是,拆迁房房主的配合度比自己预期要高。
“能够感觉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着一个目标努力。而在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为我们确定了核心目标。”陈嘉庆说。
一条廊道和圣狮村几代人的心愿
今年38岁的陈嘉庆是土生土长的圣狮村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回来参与家乡建设,先后从事治安、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工作。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深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基层治理中尤为重要,村道改造这件事让他认识到这句话的实际意义。
当前,中山市正大力推动水污染治理,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是当中的重要环节。去年,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来到圣狮村路段。当时,污水管道放置位置有两个选择:一是从马路上穿过,圣狮村委会以东500米的路都要破开进行埋管;二是从狮滘河岸边穿过,这样岸边20余户居民的房子就需要全部或者部分拆迁。
狮滘河穿过圣狮村缓缓流过。
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怎么选都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这时,陈嘉庆等圣狮村负责人想到村里一直头疼的人车争道问题。“如果污水管道从河岸旁穿过,我们可以在这里同步建设廊道,将距离狮滘河数十米远的海傍街上的行人分流到廊道上来,消除原来人车并道带来的安全隐患。”陈嘉庆说。
最终经与治水人员多番协商,又经过专业评估后,圣狮村污水管道放置位置定在了狮滘河岸边,这样难度虽然更大,但从长远规划和考虑来看,在市、镇两级支持下把圣狮村纳入沙溪镇滨河公园绿道建设中,将打通河岸廊道南岸建设最后一公里。
位置选定了,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让村民同意拆迁,还是个问题。
需要完全拆迁的村居有11户,陈嘉庆等村党委负责人多次上门和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顾虑。
“陈书记,我不是不支持拆迁,但是房子没了我住哪里呢?”
“我们特意在村里选了几处宅基地,您可以在那里建新房,在新房没有建好前,村里也会安排临时住所给您,不会让大家没有地方住的。”
“村里拨资金建房吗?”
“政府会付给您拆迁补偿金,新建的房子肯定比现在更亮堂!”
陈嘉庆一一回应了拆迁户的问题,让他们的心定下来。实际问题解决了,村民对老房子的不舍也不能忽略。
拆迁户阮叔一家人几十年来都住在这个房子里,他的妻子彭阿姨一直不同意搬离。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一种记忆的承载与寄托。
“阿姨,建成这条廊道是圣狮村几代人的心愿,您想想,如果人车争道这个问题不解决,您的后辈都要担心这个问题啊!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又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又可以改变人车争道,怎么能不把握住呢?您提到的重新选址宅基地、办证和建房等问题,村党委一定会支持和协助的!”陈嘉庆推心置腹地说。
“好!我支持村里的决定!”彭阿姨最终还是松口了。
今年6月,圣狮村20余户村民的拆迁补偿方案全部确定,并于7月上旬完成清拆。
每一户房子拆除的时候,陈嘉庆不管有多忙都会来到现场,跟村民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村民不计个人得失,支持圣狮村发展的做法让他动容:“在基层治理中,做好人的工作很重要。在党建引领下,我们就有了奋斗方向,在廊道建设这件事上,我能够明显感受到大家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圣狮村的未来变得更好,所以这件事才能这么快落地。”
一间村史馆和一段文化传承
“陈书记,我看到一个旧房这里丢弃了一个缸,看起来挺老的,要不要放到村史馆里啊?”11月12日,圣狮村人霞姐发了几张照片给陈嘉庆。
陈嘉庆得知消息赶过来,经过了解,初步得出这是老一辈人用来存酒和在喜宴中用来盛礼品的器具,这一器具清洗好后将被放进圣狮村史展览馆。
经过2年多的筹备,今年5月8日,圣狮村史展览馆正式开馆,这是圣狮村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文明建设,参与中山市“文化兴城”建设的关键一步。圣狮村史展览馆的建设也是圣狮村人齐心推动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圣狮村史展览馆。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我们首先把要建设村史馆的事情在村中进行公示,让大家知道有这件事。在村史馆筹备过程中,很多村民都会主动找到我,把家里仅存的老物件捐献出来,问我们能不能用于村史馆展览。还有一些前辈为村史馆内部展览脉络等的确定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大家都有一份心!”陈嘉庆说,“开诚布公在基层治理中尤为重要,鼓励大家了解、参与村治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圣狮村位于沙溪镇西北部,有着800多年历史,“四月八”活动、百岁牌坊、龙狮凤舞、百年武馆等文化遗产的加持,让圣狮村成为一个远近有名的文化名村。
“四月八”活动。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今年2月,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圣狮村调研时强调:“中山乡村振兴看文化。圣狮村历史文化传承很充分,群众在文化氛围里生活、熏陶,整个文明素质也会不断提升。要把传统民俗保护好、继续传承好,特别要让年轻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让圣狮村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好、影响更多人”的文化建设理念也被纳入圣狮村基层治理当中来,文化建设已然成为圣狮村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圣狮村党员带头成立多支志愿队伍,带领新老沙溪人共同参与到“四月八”、龙狮凤舞等民俗活动中,还收集、整理圣狮村历史和名人故事,建成圣狮村史展览馆,同时还挖掘示范典型,创新乡贤文化,开辟“狮乡贤”专栏,用文化纽带将海内外乡贤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思想统一、文化认同、共同参与的良好治理局面。
圣狮文化广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我们会结合重要节点开展文化活动,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圣狮村文化影响力,让更多新老圣狮村人参与到村文化传承发展中来。”陈嘉庆说。
一种新身份和一个基层治理新生态
陈嘉庆的工作日常,是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日常,也是中山上万名“网格员”的日常。
去年以来,中山深入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活动,带动全市党员干部践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谋划推进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作。
沙溪镇驻村团队、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深入到圣狮村内15个四级网格,共同当好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通过“建台账、管进出、促接种、督落实、广宣传、查风险”等手段,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消防安全等基层治理工作落实到村内每一处。
响应中山市“网格要覆盖中山每寸土地每个人”的号召,圣狮村包括陈嘉庆在内的网格员们根据区域划分组建网格化治理微信群,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一位代表入群,全村共有100多位村民代表,他们是村务信息传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网格化治理带来的高效率、不落一户更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通过网格化治理能够更直接地掌握每家每户相关信息,这是中山网格化治理的一个很大优势。”陈嘉庆说。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山坚持以网格化治理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市建立健全“4+N”网格架构,设置四级网格和微网格2.9万个,发动5.6万人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带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支援基层超66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网格要覆盖中山每寸土地每个人”的要求。
在探索基层治理中,被确定为中山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模范堡垒村党组织”的圣狮村还强化“同心园”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组织、服务、共治功能,创新服务方式,组织企业负责人、社会乡贤、大学生、新老中山人等参与到治理中来,今年5月,圣狮村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将村中原来曲艺社、健身队、篮球队等队伍的人集合在一起,成员多是企业家、大学生、有名望的乡贤等,目前,促进会成员已有50位,真正做到了在基层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
圣狮村党群服务中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很多走出圣狮村的人都在关注家乡发展,他们也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当中来,比如为敬老会、奖学助学捐赠资金,学成后返回圣狮村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等,大家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历程,当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未来,圣狮村还要吸纳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陈嘉庆说。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苑世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海报】朱晓宇
【作者】 苑世敏;叶志文;朱晓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